第300章 南风行动(六)
第300章 南风行动(六)
爪哇岛东西长约970千米,南北最宽处160千米,成狭长形,面积13.88万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尽管岛山火山很多,但岛的中部有很多盆地,沿海又有大片的冲积平原,可种植各类农作物,因此爪哇岛的人口密度很大,有1000多万人。爪哇岛的土着主要是爪哇人,爪哇人与苏门答腊岛人原来都信奉印度教,后来又受儒教、ysl教的影响,开化程度较高,农业比较发达。
爪哇人怎么会受中国儒教文化的影响呢?这得从宋元的崖山海战说起。
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宋元发生崖山海战后,丞相陆秀夫背负幼帝跳海身亡,其子陆自立率领部分军民逃到了爪哇岛。当时正遇爪哇岛上各土着国之间互相征伐,陆自立在爪哇岛登陆后,在一个叫“顺塔”的地方安顿下来,并建立了“顺塔国”。顺塔国鼎盛时期疆域达方圆300里。
在后世的《江苏省地方志—侨务志》中记载“左丞相陆秀夫负帝滔海而亡,其幼子陆自立(号复宋)携遗民逃亡到爪哇,自立为顺塔国国王”,说的就是这件事。
顺塔国在爪哇岛持续了300多年,当年的宋朝遗民已与当地的土着人融合。爪哇土着人在这些宋朝遗民的影响下,也接受了部分儒教文化和农业种植技术,因此爪哇岛的农民会利用黄牛耕地。
可以这么说,后来爪哇岛上兴起的麻喏巴歇国、淡目苏丹国、万丹苏丹国、马打蓝苏丹国,他们的国王都有华人血统。
麻喏巴歇国也称满者伯夷国,于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建立,国力强盛时势力曾占领了苏门答腊岛、爪哇岛的大部分土地和马来半岛。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满者伯夷国成了大明国的藩属国。
成化十四年(1478年)淡目太守拉登·帕塔宣布独立,建立淡目国,并打败了满者伯夷国。满者伯夷国随后灭国,分裂成好几个国家。淡目国立国后,遣使到大明进贡,成了大明的藩属国。进入16世纪后,淡目国境内有个臣属于他的井里汶苏丹。
嘉靖元年(1522年),葡萄牙占领雅加达。
嘉靖六年(1527年),井里汶苏丹国领导万丹地区的人民打败了葡萄牙殖民者,建立了万丹苏丹国,仍臣属于淡目国。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葡萄牙人占领万丹港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淡目国国王的女婿阿迪·威查亚夺取了王位,迁都到巴章,史称“巴章王国”。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万丹苏丹国宣布独立,脱离淡目国的统治。
隆庆二年(1568年),淡目国阿迪·威查亚正式称为苏丹,全国改宗ysl。原淡目国称为淡目苏丹国。
万历七年(1579年),万丹苏丹国灭掉了信奉印度教的巴查查兰国,将其首都居民全部杀死。万丹苏丹国灭掉了巴查查兰国后,国力日益强盛。
万历十四年(1586年),淡目苏丹国在日惹地区的领主森纳帕提利用巴章苏丹国与各领主的矛盾,联合万丹苏丹国打败了巴章苏丹国。森纳帕提逼迫巴章国苏丹退位,建立了马打蓝苏丹国,将首都搬迁到了爪哇岛腹地的首府克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