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南风行动(一)(第3页)
在葡萄牙人到达马鲁古群岛之前,尽管班达海沿海地区也已ysl化,但没有出现苏丹国,而是实行由富人阶级合议管理的寡头政治,他们与岛内陆的土着相互争夺土地和水。
摩鹿加群岛的查伊洛洛岛、特尔纳特岛、蒂多雷岛、马基安岛、班达群岛盛产肉豆蔻、丁香、胡椒、肉桂等香料,其中的丁香是特尔纳特岛、蒂多雷岛、查伊洛洛岛北部特有的香料。特尔纳特岛、蒂多雷岛分属2个苏丹国,都盛产丁香。
而班达群岛盛产肉豆蔻。肉豆蔻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在赤道地区绵绵不断的雨水滋润和炙热阳光烘烤下,肉豆蔻果实随着时间一天天发育,逐渐成熟,变得如杏大小。成熟后的肉豆蔻果实会开裂成两瓣,露出里面深棕色硬质闪亮的种子,在种子的表面,裹着一层鲜红醒目的如丝络般的肉质假种皮(肉豆蔻衣)。肉豆蔻种子和肉豆蔻衣都可用来提取香料。
很久以前,摩鹿加群岛的土着就向阿拉伯人、波斯人、马来人、中国人出售肉豆蔻。阿拉伯人又将肉豆蔻通过埃及、波斯、意大利销往欧洲。销往欧洲的香料都被威尼斯商人控制。阿拉伯人向欧洲出售肉豆蔻时,对产地是严加保密的,为了防止欧洲人种植肉豆蔻,阿拉伯人将肉豆蔻种子用石灰浸泡后,不让种子发芽,因此欧洲人只知道肉豆蔻,却不知道产地,更没法引种肉豆蔻。
肉豆蔻在欧洲的价格近似于黄金,拥有的肉豆蔻与拥有的财富划等号,曾有“1磅(0.45公斤)肉豆蔻可换7头牛”的记录。尽管价格昂贵,但依然是供不应求。
欧洲人为啥那么热衷于香料呢?这种香料不仅仅是为了食用,还为了遮掩难闻的味道。中世纪的欧洲,无论是城市、宫庭、城堡,以及人身上散发出的狐臭味,都不太友好。城市市民拥有自由泼粪的权利,经常洗澡在当时的人看来会招来恶鬼或瘟疫。这些臭味既然无可消除,最佳手段便是思考如何遮掩。肉豆蔻、丁香和肉桂等热带香料散发出的的气味几乎可以掩盖所有的臭味。尤其是,在没有冷藏条件的时代,这些香料的香气能够掩盖肉的腐臭,让腌肉得以长期储存,并带有独特的风味。
马鲁古群岛的丁香树与我国中原一带的丁香树不是一个品种。
我国中原一带种植的丁香树大多是观赏性植物,虽也可提炼香精,但纯度和香味都不如马鲁古群岛的丁香树提炼的香精。马鲁古群岛的丁香香料是名贵中药。北宋时期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郎冠日有鸡舌香”的记载,这里的鸡舌香就是指马鲁古群岛的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