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开发千岛群岛
第263章 开发千岛群岛
在库页岛“平江”(今南萨哈林斯克),陈子雄出神地望着挂在墙上的地图。
库页岛上的难民一边在伺候种下的庄稼,一边在继续垦荒。现在垦出来的荒地尽管已不能种粮食了,但在冬天到来之前还能种些蔬菜,待明年解冻后可以直接种庄稼。选几块地搭起薄膜棚后就变成暖房,冬天也能种蔬菜。有些农民在平江河两岸开挖着灌溉渠,有了这些灌溉渠,明年平江河两岸就能种植水稻了。
从苏州运来第六批难民后,陈子雄派了5000人赶往马加丹,除了淘金外,还要修筑从马加丹通往望江(今巴雷格昌)、从羊口(今皮奥斯特拉亚德)到云山(今杜卡特)的道路,修筑的道路不求有多宽,能走人就行,今后有时间再拓宽。修通了这条简易道路,明年冰雪融化后,就能开采科雷马河上游的砂金矿,并勘查巴雷格昌的岩金矿及云山的银矿。
在铜锣,1000名阿伊努人正在训练踩鼓点,他们的教官是以聂雨涛为首的安保士兵。
这1000名阿伊努人有500名是库页岛本地的,还有500名是被俘虏的来自虾夷岛的阿伊努人。
训练时,当聂雨涛要求阿伊努人剃掉留着的胡须时,这些阿伊努人死活不干,说我们留胡须和你们汉人留头发一样,是几千年的传统。我们不留胡子,就不是阿伊努人了。
聂雨涛见他们这么执拗,再想想他们说的也有点道理,就没再坚持让他们剃胡须。
这些阿伊努人随着鼓点,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
等他们学会了踩鼓点,懂得了纪律,再发武器,教他们开枪。
今后,他们就是进攻虾夷岛的先锋。
在荡口(今乌利亚)西的崇山峻岭中,杨占文和200个士兵在乌尔图的带领下,正在训练滑雪。
刘云龙离开库页岛后,杨占文决定亲自来到荡口,跟埃文人学习滑雪。作为翻译,叶尔达也从马加丹赶到了荡口。乌尔图就拉了几个伙伴教安保士兵学习滑雪。
现在尽管已是七月,白天气温已有14-22c,但山区海拔800多米的地方还积着雪,在这个小冰河时代,这些地方是常年积雪的。
大家扛着滑板从山脚向上爬,越往上爬越觉得寒气重,爬到一半大家已是大汗淋漓了。到了有雪的山峰后,气温在0c一下,被呼呼的山风吹着,眼睛都有点睁不开。士兵们赶紧戴上护罩,再戴上墨镜。
乌尔图看到士兵们都戴上了眼镜,问杨占文:“杨指挥,你们带的是啥东西?”
“这是墨镜,戴着这种眼睛后既可以挡风,又可以防止雪光刺眼。”杨占文从包里掏出几幅眼镜,交给乌尔图,说道:“你们也戴上试试。”
乌尔图戴上眼镜后,看见的雪不再是刺眼的白色,而是棕色,确实不再感到刺眼了。他问杨占文:“你们哪来的这些东西?”
“我们造的呀。”
“能送给我吗?”
“这几幅眼镜本来就是送给你们的。”
“你们稀罕的东西真多。烧饭不用钻木取火,用一根火柴就能点火。看人不用铜镜,用玻璃镜子。晚上走路不点火把,用手电筒。打猎不用弓箭,用燧发枪。开水烧好后用热水瓶保温。”
“以后让你稀罕的东西还要多。”
大家依着乌尔图的样子,穿上了滑雪板。
乌尔图说道:“待会儿滑雪时,两脚要撑开,身体要往下蹲。站着时两脚要呈‘八字形’,这样滑板不会滑动。滑行时,雪仗一定要用绳子套在自己的手上,这样万一摔跤或受惊吓时,不会把雪仗扔出去,另外拿着雪杖的手,放在膝盖两侧,两眼别盯着自己脚下的滑板,要目视前方,观察前方的路况。滑板的平行度越高,人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越快。滑行中需要减速的话,两脚也要呈‘内八字’,靠增加阻力来减速。拐弯时,要靠身体的左倾或右倾,同时配合双脚来完成拐弯动作。要刹住时,也是要靠两脚呈‘内八字’减速,然后才能慢慢停下来。停下来后,滑板要与坡度成90°,这样人踩在滑板上就不易移动。遇到上坡时,不能穿着滑板直接朝上走,要斜着朝上走。”说完,他说了几个示范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