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妈妈的干女儿(第2页)
“好。”然后,刘万禄又告诉儿子:“琼州府那边给你捎话来了,说邢祚昌从阿拉伯、奥斯曼商人那里买来的咖啡、除虫菊草种子都送到了,还给苏州送了点除虫菊草种子来。”
刘云龙说道:“好呀,除虫菊草种子呢?”
“放在戴均元的农业研究所了。”
“你去告诉戴均元,马上找块地播种,今年收获种子后,明年就能大量种植。”
“行。”说完对刘云龙说道:“你惹麻烦啦
。”
“我惹啥麻烦?”
“自从你写了《庶民有免于贫困的权利》后,很多人在《姑苏新报》上发表文章,有赞同的,有反对的,也有骂你的。”
“有人出来辩论是好事呀。”
“骂你也是好事?”
“我们把骂我的文章原文刊登出来,至少说明我们没有私心,心胸坦荡。只要他骂得有道理,我们就改呀。有哪些人是赞同的?”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听彭伯辉他们讲,好像顾炎武、黄宗羲、王夫子几个人是赞同的。”
王夫之是湖广衡阳县人,崇祯五年考中秀才,崇祯十五年中举。他怀着“均天下、反专制”的理想在家乡组织“匡社”,宣传他的主张。
在后世,王夫之与顾炎武、黄宗羲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哦,他们也在我们的报纸上发表文章了?”
“可不是吗。家里都给你留了一份报纸,有空你读一读。”
“嗯,他们的文章我是一定要拜读的。”然后问父亲:“这段时间有哪些卫所来订购燧发枪了?”
“你走后,苏州卫来订购了5000支,松江卫来订购了3000支,常州卫来订购了3000支,再也没有别的卫所来订购。”
“京畿那帮老爷干什么吃的,我给了他们280万两银子,竟然也不来订购燧发枪?”
“或许京城户部还没收到银子吧。”
“都快三个月了,京城会没收到银子?”转眼一想,刘云龙明白了,朝廷的财政赤字太大,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崩溃了,或者说是破产了,他给朝廷的280万两银子根本填不满这个窟窿。于是说道:“算了,我也不替京城那帮老爷操心了。我们自己的安保都换装备了吧?”
“都换装好了。”
正说着话了,家丁董来恩从外面来到屋里,对刘万禄说道:“刘董,外面有个姑娘来找大公子。”
刘万禄想道,大儿子怎么刚刚回来就有姑娘来找?他见儿媳妇也在望着刘云龙,于是问道:“是哪位姑娘。”
董来恩说道:“就是上次来过的那位叫陶红的姑娘。”
刘云龙一听,忙说道:“让她进来吧。”
一会儿,只见一身男生打扮的陶红背着个包裹进了屋。
刘云龙忙站起来,问道:“你不是和你哥一起去北京了吗?”
陶红说道:“我在通州无聊死了,就跑回来了。”
“一个人回来的?”
“嗯。刚刚到苏州。”
“看你样子,还没吃饭吧。”
“嗯。”
“那就坐下一起吃吧。”
阿娟盛了一碗饭,又给陶红拿了一副筷子。
谁知陶红端起饭碗就往外走。
刘云龙问道:“你干嘛?我家没这个规矩,女人也是可以上桌吃饭的。”
陶红这才坐了下来,和大家一起吃饭。
张大妹上次就见过陶红,就问道:“姑娘,你这次回来,你妈知道吗?”
陶红说道:“我偷偷跑回来的。”
“那你妈不急死啦?”
“他们习惯了。”
刘云龙说道:“她呀,野丫头一个,总是喜欢一个人在外面乱跑。”
陶红回道:“你才野丫头呢。”
“你一个人来苏州干嘛?”
“给你家做丫鬟呀。”
刘万禄听后,刚刚咽进去的一口酒差点喷出来。
刘云龙说道:“瞎扯,我家就没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