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交换皮毛(第3页)
前苏联斯da林掌权后,准备开发西伯利亚,于是派出大量地质人员去西伯利亚找矿藏,2个月后,一名回到老家“纳戈叶沃”的地质工程师向莫斯科报告:“这个地方地面上到处都是金灿灿的黄金原矿”。
于是,一支由地质、气候、物理学家组成的数百人的勘探队来到“纳戈叶沃村”,短短2年就在“纳戈叶沃村”附近找到了4个油田、30个砂金矿、5个岩金矿。1930年,前苏联根据“蒙哥丹河”的俄文发音,将“纳戈叶沃村”改名为“马加丹。”
后来在科雷马河中上游地区,也即刘云龙图纸上的“巴雷格昌”一带发现了大量金矿,莫斯科将100多万犯人送到了科雷马河地区开挖金矿,并成立了马加丹州,马加丹州就成了前苏联、俄罗斯最大的金矿集中地之一。
在去马加丹的途中,大家把“耶尔达”喊成了“叶尔达”,反正“耶”与“叶”发音差不多,于是“耶尔达”就成了“叶尔达”。
刘云龙问叶尔达怎么会懂埃文人语言的?
叶尔达说在他的老家有好多做生意的埃文人,跟埃文人接触的时间长了,就懂埃文人的语言了。
刘云龙听后,心想埃文人还真行,竟然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做生意。
历史上,因埃文人做生意,就从外兴安岭到乌拉尔山,蹚出了一条“埃文人故道”,这条故道就如同中原的丝绸之路、茶马
古道一样,使得沿“故道”的几十个民族能保持不断的贸易交往。
刘云龙继续问叶尔达:“在你的老家,还有别的部族的人吗?”
叶尔达说道:“还有布里亚克人、楚科奇人,他们在雅库特放牧、驯鹿、捕鱼。”
“那你懂他们的语言吗?”
“懂一点。”
刘云龙又想到自己一个不小心竟然觅到宝贝了。叶尔达懂多种语言,有了他,今后去楚科奇半岛、雅库特就容易多了。
路过乌拉克河时,刘云龙告诉平步青,这个河口叫后港(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拉克),河流上游8公里的“柴场”(今诺瓦尔)有个可地下开采的煤矿,36公里处的“民立”(今乌图努尔)有个可露天开采的锰矿。
路过鄂霍特河时,刘云龙告诉平步青,这个河口叫“堆沟港”(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斯特诺沃耶),上游80公里处左岸12公里的“田楼”有个可露天开采的铜矿,上游90公里的“蔡庄”(今阿尔卡)有个可露天开采的金矿。
平步青看见地图上鄂霍特河东边的库赫图伊河的河口写着“东龙港”(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鄂霍茨克)上游约15公里、20公里的左岸写着“李庄”(今瓦尔瓦林斯基)、“史庄”(今涅姆金),上游约30公里的右岸写着“潘庄”(今库赫图伊),就问道:“库赫图伊河的‘东龙港’、‘李庄’、‘史庄’、‘潘庄’都有什么矿产?”
刘云龙说道:“这四个地方都有可露天开采的铜矿。”
“那不变成铜矿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