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利尻岛 奥尻岛
第235章 利尻岛 奥尻岛
从对马岛到库页岛,距离有3600里。因船队使用的蒸汽机还没更新,船的航速只有每小时20里,刘云龙的船队不得不星夜航行,一路往北。
刘云龙站在船头,想着库页岛的一些事情。
在后世,我们没有一本史书曾详细记录过库页岛的情况,能最早详细看到库页岛地图的是清代数学家董佑诚(1791—1823年)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所绘的《皇清地理图》中一幅库页岛地图,即使个别史书记载过库页岛,但也是只言片语,如晚清地理学家曹廷杰(1850—1926年)写的《东北边防辑要》的“库页岛沿革形胜考”一节中有一点关于库页岛的人文历史、地里形志。
在后世,我们能读到有关库页岛的书籍也很少,即使能读到的,也大多是库页岛被俄国人占领后写的,比如,1893年俄国作家契科夫写的《萨哈林岛旅行记》,1929年中国方舆学家石荣暲写的《库页岛志略》。
在库页岛归属中国的几千年间,似乎从没有一个朝廷大臣、封疆大吏到过库页岛。国内那些着名的或不着名的文人骚客,也没人去过库页岛,没见有谁关心过岛上同胞的生死存亡。
库页岛不仅面积大,而且蕴藏的资源十分丰富,除渔业资源、森林资源、动物资源外,还有巨量的矿产资源。在后世,在库页岛探明的矿产资源中,煤炭储量179亿吨、石油20亿吨、天然气7000亿立方米,黄金储量2000吨,铁矿储量44亿吨,还有无数的铜、锡、锰、钛、石墨、硫,稀有矿产钻石、铂族也十分丰富,不过都是笼统的介绍,至今国人仍不知道库页岛的金矿、银矿、铜矿究竟有多少?又究竟在哪个地方?尽管有很多国人去库页岛旅游,有很多企业去库页岛开采煤炭、石油,但也没见有哪一个旅行者、哪一位企业家去详细研究、调查过库页岛的矿产、河流、山川、民情,告诉国人库页岛的金矿、铜矿、铁矿、石墨矿、钻石矿等具体在哪个地方?每个矿的储量有多少?
船队进入鲸海(今日本海)后,继续向北航行。几天后就看到前方有一个岛屿,刘云龙看了一下海图,告诉杨占文,这个岛屿叫奥尻岛,距虾夷岛有20公里。奥尻岛长27公里、宽11公里,面积142平方公里,比苏州西山岛大1.5倍。奥尻岛的南部和中北部可以开耕土地后,种植粮食作物。
杨占文问道:“岛上有人吗?”
刘云龙说道:“有人,都是阿伊努人,不过人数不会超过500个。”
“这么大的岛只有500人?有松前藩的武士吗?”
“松前藩的武士还不会对奥尻岛有兴趣。等我们占领了奥尻岛,你马上在岛上建立基地。今后奥尻岛是我们的中转站。”
“要留水师驻守这里吗?”
“留1艘400料的舰船护卫奥尻岛就够了。”
“岛上的阿伊努人怎么办?”
“凡不愿服从我们管治的,全部送到库页岛。”
“明白。”
等船队靠近奥尻岛南部的“青苗港”后,杨占文派了一个叫卫万兴的总旗率50名安保士兵登陆,陈子雄也向岛上运了500多个难民。卫万兴登陆后,将利用阿伊努人在“青苗”的渔港,扩建成中转码头,供来往船只补充煤炭、淡水。留在岛上的难民将开荒种地。
船队继续前行,刘云龙指着地图告诉陈子雄、杨占文,在西边540公里处是我奴儿干司的婪沟崴(今俄罗斯纳霍德卡),再沿东海岸往北分别是石门(今俄罗斯奥莉加)、葫芦崴(今俄罗斯图曼诺夫卡)、野猪河码头(今俄罗斯卢特纳亚),今后都可以用来做中转码头。
陈子雄问道:“这几个港口能做大港口吗?”
刘云龙说道:“婪沟崴、石门、葫芦崴、野猪河码头不像南方的广州港、泉州港、吴淞港、天津港那样背靠可通航的内河,因此都只能做中转站。”
“这一带哪里可做大海港的?”
“摩阔崴(今俄罗斯波谢特)、庙街(今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可以做大海港。图们江可以通航,船舶可以直达珲春卫(今珲春),因此江口的摩阔崴可以做大港。黑龙江也可以通航,船舶从庙街进入黑龙江后,在特林往西可以进入亨滚河(今俄罗斯阿姆贡河)。在特林继续往南可到达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在伯力往南可以通往乌苏里江与乌拉河交界的尼玛口(今虎头镇);在伯力往西到达拉哈苏苏(今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