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未雨绸缪(第2页)

 黄仁颖问道:“报纸不是由辛干事在管着吗?”

 刘云龙说道:“辛干事负责刻印社,他可没时间来管报纸,我准备把报社交给你俩。可别以为管报社很轻松,你们要对所有来稿组织编辑、校对、印刷、发行,事情多着呢。你们回苏州后,要立即招聘记者。”

 黄仁颖问道:“招聘记者?”

 刘云龙告诉他:“记者就是专门给报社提供材料的撰稿人,他们的薪水由报社提供。也有兼职的记者,他们不用招聘,他们提供稿子后,如被录用了,就给他们稿费。”

 彭伯辉问道:“报社养得活这些记者吗?”

 刘云龙问道:“这次你们带到京城来的报纸,卖了多少钱?”

 彭伯辉说道:“卖了30多两银子。”

 刘云龙说道:“你看,才几天功夫,几千份报纸在京城就卖了10多两银子,要是面向全国发行,一年能赚多少钱?你还怕养不活记者?”

 彭伯辉、黄仁颖听后,就没再说什么。

 一路上,刘云龙看中了几个铺子后,分别让赵时善、秦伯阳、曹宗诚、许克昌负责把这几个铺子买下来。

 考虑到大家还要在京城待几天,刘云龙在正阳门附近的客栈订了几个包间,住了下来。住下来后,刘云龙把几个人招到自己房间,画了一张朝阳

门一带的地图,在图上点了几个地方,然后对他们说道:“刚才让你们买了铺子,你们还要在京城这几个地方买几处宅子。”

 章夏问道:“有了店铺,干嘛还要买宅子?”

 “买了宅子另有用处。”

 “另有用处?”

 “是的。你们买下这几个宅子后,要与我的府邸一样翻修。”

 “你的府邸要翻修,我们可以理解。我们买了宅子后,干嘛要翻修?”

 “为了挖地道。”

 “啥,挖地道?”

 刘云龙就脸色凝重地对大家说道:“北方并不太平,你们挖了地道,遇到危险时可以随时脱身。”

 王海清问道:“我们会有啥危险?”

 “现在和你们也说不清楚,但小心才能行得万年船。你们所有宅子挖的地道要与我的府邸连通起来,对外还要保密。”

 “把地道连通起来,这可以理解。可挖地道会有很多土方外运,没法保密呀。”

 “翻修房子时,修到一半把房子拆了重建,不断地开挖墙脚,外人就不会起疑了。”

 “用了北京的工匠,还是没法保密。”

 “不用北京的工匠。我回苏州后,从苏州派工匠过来。用了自己人,就能做到保密了。”

 大家听后,觉得这才差不多。

 刘云龙继续说道:“你们要在8个月内,把府邸、宅子、地道都给我修好。这是你们第一次独立做事,希望你们不要给我丢脸。”

 王海清说一定完成任务,其他学生也说绝不给校长丢脸。

 王海清、章夏在京城住下了,开始在京城活动,准备买地皮、院落、店铺。刘云龙让他们买下的宅子,细心点看的话,你可以发现,有几栋宅子与府邸基本在一条线上,直通朝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