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首战李自成(第3页)

 李过让李双喜带队冲锋。

 李双喜是李自成的远房亲戚,与李过一样也是李自成的养子,为李自成立下过不少功劳。去年调为李自成的卫队长,这次李自成把自己的二个养子派出来,可想而知李自成对这次行动是多么的重视。

 李双喜得令后,勒起马头,夹紧马鞍,举着马刀,带着5000骑兵、5000步兵,冲向明军。李双喜的部队在李自成部队里算是装备最好的,

每个士兵都穿着重型盔甲,还有500名火铳兵。但李双喜的骑兵冲向明军时,明军的大炮又响起来了,一发发炮弹飞过来,几百人、几百人地倒在了地上。

 李双喜带着几百个骑兵好不容易接近明军300步时,对方的枪响了。随着一阵阵枪声,李双喜率领的士兵不断有人倒下,上前一批倒下一批,就像是排着队送上前去被枪毙。

 冲在最前面的李双喜只觉得胸口一振,从马背上摔了下来。他想爬起来,但感到一点力气都没有。他只感到自己的胸口在不断地冒着热流,眼睛越来越糊涂,最后啥也看不见了,也没知觉了。

 在被打死了2千多人后,农民军的心理终于崩溃了,他们再也不往前冲了,而是转身向回跑。可回去的路上又被炮火截断了,他们在无望之下,竟然扔下了武器,跪在了地上,向明军投降。

 李过在远处看见自己的5千骑兵连对方的衣服都没碰着,竟然集体投降了,连李双喜也战死了。骑兵后边的步军也被炸死了2000多人。

 李过很想派出第二批骑兵、步兵去截杀这股明军,可派出的骑兵、步军能越过明军的遮断炮火吗?他明白了,对过这些明军不是他在湖北、河南、陕西遇到的明军,而是他从没遇到过的明军。对方的火铳、大炮远比自己的火铳、大炮厉害,不仅射程远,威力也比自己的要高几个数量级。他不得不发出撤退命令,带着他的几万嫡系向西跑去,留下了几万饥民、奴隶兵。

 被抛弃的饥民、奴隶兵都选择了投降。李过队伍中一些跑得慢的明军叛军被袁时中的骑兵追上后,也被俘虏了。

 黄希宪没去追击李过。他和包可弘、刘云龙来到袁时中那里,询问伤亡情况。

 这次袁时中的部队损失不小,骑兵几乎损失了三分之一。也幸亏李过的第一重、第二重队伍没有骑兵,不然袁时中的损失会更大。

 袁时中见黄希宪亲自前来,在告知了损失情况后,对黄希宪说道:“感谢大人的帮助,不然我的损失会更大。”

 黄希宪说道:“有啥谢的?你在海州、诸城、莱阳帮了我们三次,我才帮了你一次而已。”

 袁时中见黄希宪这么说,也就没再提“谢”字。他问道:“你们接下来怎么办?继续跟在建奴的后面吗?”

 黄希宪说道:“我们是步军,只能这样跟着建奴呀。”

 袁时中说道:“我要照你们这个样子,去年我都赶不上海州的建奴。”

 包可弘问道:“你有啥好办法吗?”

 袁时中说道:“你们把缴获的马匹不是送往后方,就是当做牲畜留给了当地老百姓。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马。我的部队家属乘坐的都是马车,这次也缴获了李过的不少马匹、马车,我们应该坐马车去追击建奴。这些建奴必定会沿路抢劫,速度就快不了多少,这样我们定能赶上他们。”

 包可弘听后,有着想打自己一记耳光的冲动。怎么以前自己就没想到呢?还赶死赶活、傻里傻气地步行着跟了建奴几十天,都快把自己累死了。

 黄希宪给俘虏的饥民留下一些粮草后,将他们全部释放。俘虏的奴隶兵,愿意留在军内的,由袁时中领走了,不愿留在军内的,给了他们一些银两后,也释放了他们。俘虏的原明军叛军的几个头目全部被砍了头,余下的士兵也被补充到了袁时中的队伍里。

 至于俘虏中受伤的农民军,即使他们想加入袁时中的队伍,袁时中也没敢要,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还是会死于失血过多或留下残疾。黄希宪也没时间给他们治伤,只能让他们自生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