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德州之殇(第3页)
这些事范志完当然是知道的。现在他见王永吉说起这个事,就说道:“我的兵不就是吃了点老百姓的东西吗?等建奴过来了,他们的东西不都归了建奴吗?有的给建奴吃还不如给我的人吃呢。”
范志完是兵部右侍郎兼蓟辽总督,是正三品官,王永吉是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的,是正四品官,因此,范志完的官位在王永吉之上。
王永吉听了范志完的话后,愣住了,心想怎么朝廷竟然有这种将官的?感情你来德州不是来保护德州的,也不是来与建奴作战的,而是来抢劫的,那你们和建奴有啥区别?可他敢怒不敢言。
王永吉本想再劝阻几句,突然,范志完的一个亲兵从门外闯入,在范志完的耳边说了些什么。
范志完听后,脸上的肉抽动了几下,问道:“这消息属实吗?”
亲兵说道:“是武德兵备道佥事雷演祚亲口告诉我的。他正在四处找王大人呢。”
范志完忙推开怀里的妓女,从酒桌上站了起来,对王永吉说道:“王大人,建奴正在朝武定而去,我得去惠民城堵截他们了。”说完,头也不回就与亲兵走出了酒楼。
王永吉出了青楼,在回州府的路上,遇到了武德兵备道佥事雷演祚。雷演祚向王永吉报告,派出去的斥候回来报告,几万建奴正在向武定方向赶去,预计后天他们就能到达武定。史可法大人来信,他们在小李村一带拦截阿巴泰。
王永吉听后,想到范志完去武定后,城内就空虚了。为以防万一,德州城也得做好防御工作,就匆匆赶回抚衙。
他回到抚府不久,亲兵就来向他报告,范督师已率兵出城了。
王永吉一听范志完的部队都出城了,心想惠民那边有范志完、史可法,即使不能消灭阿巴泰,也能狠狠扒他一层皮。
谁知范志完带领的部队,一边向城外开拔,一边抢光了沿路的所有店铺。他们出了城门后,一路向西,在德州人的视野里消失了。
对此王永吉还不知情,他在吴征文、刘泽清的陪同下,巡视着城防。
德州城墙是洪武年间建成的,在万历四十年又大修过一次。城墙周长约10里,高3丈7尺,墙基厚3丈。有5座城门,东门为长乐门,南门为朝阳门,北门为拱极门,西城墙有2个城门,南边的为聚秀门、北边的为广川门。每个城门上都建有城楼,其中聚秀门的城楼最高大,称为“振河阁”,由着名书法家董其昌题字,岌岌有飞动之势。建“振河阁”在于祈望河运畅达,站在“振河阁”上可俯视千帆竞争的卫运河(今漳卫运河)。
巡视时,吴征文告诉王永吉:“抚台大人,尽管城里有3万民壮,可武器还是不足呀。”
王永吉就对德州知州说道:“把州府的银两都拿出来,动员所有的铁铺、竹铺、木铺制造武器。”
“州府的银两早就用完了,哪里还有银两?”
“那就动员城里的富绅捐款。”
“被范志完的兵这么一阵疯抢,哪个富绅家里没被抢过?那些富绅即使有钱也不敢拿出来了。”
“那就动员抚衙、州府的官员捐款。”
傍晚时分,王永吉巡视完城防后,站在长乐门上朝远处看着,总觉得不对劲,范志完的10万的部队,至少延绵几里路,咋就这么冷清呢?难道他们是从城南、城北绕道去惠民的?他满腹心思地刚刚从城楼上下来,就见武德兵备道佥事雷演祚急匆匆地过来找他。
王永吉问道:“有啥急事吗?”
雷演祚说道:“大人,不好了。”
“咋了?”
“范总督的人在滕庄、故城、辛庄、二屯、王瞳、马营等地劫掠百姓后,去了河间府。”
“什么?他们没去武定?”
“没有,他们逃到河间府去了。”
王永吉听后,只觉得胸口一热,一口血已是到了嘴边。他心里骂道:“范志完呀,范志完,你害怕建奴,不敢去堵截建奴,那也得和我说一声呀,再不济,也不能抢劫百姓呀。”
雷演祚问道:“大人,现在怎么办?”
王永吉说道:“立即去增援史大人。”
雷演祚说道:“我们才多少人?再说我们还要守城呢。”
“史大人只有5000人,怎么和阿巴泰的几万人打?我们能去多少人就去多少人。”王永杰转头对刘泽清说道:“你留在德州城内,我和雷指挥使去小李村。”
刘泽清听后,说道:“我只有1500人,万一阿巴泰到了德州城,守得住吗?”
“城内不是还有几万乡勇吗?即使阿巴泰要攻城,你坚持几天,我们不就赶回来了吗?”
“那就说好了,到时你可别见死不救。”
“哪能呢,我能扔下德州不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