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诸城之战(第2页)

 图尔格听着炮声,提醒阿巴泰,这个炮声与临沂的炮声很相似,会不会是临沂的明军没去青州,而是来了这里?

 阿巴泰一听,不可能呀!斥候明明说那支明军去了青州,至今还在沂蒙山里慢腾腾地走着呢,咋会来这里呢?难道南直隶派来了几万人?要是南直隶派来的兵都装备有这种火炮的话,诸城太小,炮火一延

伸,还不够他们轰的。

 果真,城外的明军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用炮火尽情地向城内发泄着怒火,炮火慢慢地向前延伸着,城内的清兵不断地奔跑着,躲避着炮火。可明军发射的都是开花弹,这种炮弹落地炸开后,炸塌了房屋、围墙,把很多躲在房屋、围墙角落里的清兵压在了下面。这些房屋大多是木结构,好多房子遭到炮击后,都燃起了熊熊大火,把躲在里面的清兵活活地烧死了。

 阿巴泰不断地收到报告,一会儿是城里哪里着火了,一会儿是炮火正向这里延伸,一会儿是冲出政清门的士兵都被打回来了,一会儿是从西宁门、东武门突出去,想绕道攻击政清门明军的士兵,遭到了几万明军骑兵的袭击,根本没法突出去。

 阿巴泰一听西宁门、东武门那边有数万明军骑兵,心想明军究竟来了多少人?现在城内驻扎着5万多人,明军打来1发炮弹,总能带走几个人,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到天亮至少要损失1万人。他在屋子里焦急地来回走动着,终于决定趁明军还没进城,赶快逃跑吧。可从那里突围呢?南边是持有可怕武器的明军,只有北边是明军普通的骑兵,我们也有骑兵,骑兵对骑兵,我们怕过谁?于是他下令所有清军士兵,全部从西宁门、东武门突围,即使遭到明军骑兵阻击,也要撕开一道口子。

 下完命令后,他关照亲兵,撤退时别忘了抢来的金银财宝。

 阿巴泰下令逃跑时,包可弘也下达了攻城的命令,数千明军从轰塌的政清门、永安门攻入了城内。

 龚广方前来报告,清军已开始逃跑。

 包可弘说道,给我追,能杀死多少就杀死多少。

 张跃雷过来报告,据他们去偷袭城外明军的士兵报告,他们在城北遇到了一支友军,这支友军也在偷袭建奴。友军说他们是小袁营的人。

 包可弘一听,有友军在城北,那太好了,这下可把城内的清军围在城内了,忙问道:“友军的人呢?”

 龚广方说道:“他们正在城北阻击冲出城门的清军。”

 包可弘就说道:“好。命令我们的人加快进攻,尽快与友军会师。”

 城内,冲进城内的明军向清军开着枪,炮火不断向前延伸。数万清军冒着炮火,潮水般的向西宁门、东武门涌去,冲出城门后,与拦截的“明军”骑兵进行拼杀,终于撕开了一道口子,数万清军逃出了诸城。

 等包可弘赶到城北时,只见满地死尸,已看不见清军了,友军也不知去向。

 包可弘看到死人堆里有几个没有小bian子的尸体,穿着不是自己苏州卫的服装,这些战死的明显是友军,可从服装看不像是明军。

 包可弘忙问张跃雷:“友军人呢?”

 张跃雷说道:“我们赶到这里时,友军去追击清军了。”

 “他们会回来吗?”

 “这就不知道了。”

 黄希宪说道:“他们不会回来了。他们不是友军,是流寇。”

 包可弘问道:“大人,你说啥?他们是流寇?”

 黄希宪说道:“嗯。二次进攻海州的建奴,就是被他们赶走的。就是不知道这支流寇的来历。”

 尽管黄希宪能看到来自京城的邸报、檄文,但确实不清楚这支称为“小袁营”流寇的来历。

 刘云龙在后世读过姚雪垠写的小说《李自成》,里面有关于“小袁营”的内容,于是说道:“我知道一点。”

 “你知道?”

 “嗯。‘小袁营’的头目叫袁时中,崇祯十三年河南大旱,袁时中在滑县率众造反,一直流窜于河南东南部和南直隶北部,手下曾有20万人马。袁时中在去年投靠了李自成,李自成为了笼络袁时中,把他夫人的贴身丫鬟认养为义女,然后嫁给了袁时中,袁时中就成了李自成的女婿。李自成率部进攻开封时,曾命令袁时中掘开黄河大堤,袁时中拒绝接受命令,借机离开了李自成,就再次流窜到了河南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