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重挫阿巴泰(第3页)

 阿巴泰心想,这是什么阵法?以前没见过明军有这种阵法呀?还有,他们的枪怎么能射这么远,鸟铳的射程不是只有80步吗?可现在还有300步呢,他们就已开枪,且能击中目标。不行,一定得缴获几把他们的这种枪,回去后好好研究研究。于是,他让传令兵吹响牛角,命令士兵做最后的冲锋。在牛角声中,阿巴泰在后边奋力地喊道:“勇士们,冲过去,砍下他们的脑袋。砍一颗脑袋奖1钱银子。”

 要是包可弘听清了阿巴泰的这句话,肯定会气得喷血,怎么咱明军士兵的脑袋这么不值钱?一颗脑袋才值1钱银子?

 明军的军功分首功、战功。

 首功很简单,就是按首级,也就是按人头数作为奖赏标准,这是中国从秦国起就传下来的传统。从嘉靖年间起,每颗北虏(即蒙古兵)的人头值50两,每颗女真人的头值30两。到了万历年间,每颗女真人的人头也升到了50两。进入崇祯年间后,虽说明军规定杀死清军的首功还是每个人头50两,但是因朝廷没钱,实际兑现的可能只有10两,甚至只有2两。

 所谓战功,不同于首功,是按照士兵在战场上的表现来定的,分奇功、头功、次功。如你能以少击众、出其不意、带头冲锋致扭转战局,就可获奇功,其他随众奋勇作战,不犯错不胆怯的,可获头功,再次的是跟着你作战,即使表现平平,只要没逃跑,战斗胜利后算是有苦劳,也能获得次功。当然,如果你逃跑了,那是要被砍头的。

 这也不能怪阿巴泰瞧不起明军,自他十月八日率部越过长城后,除了在蓟州和范志完率领的明军正儿八经打过一仗后,在其它地方基本没和明军打过大仗,明军大都望风而逃了,躲得老远老远的,远到什么程度呢?远到了几十公里外。春节后,大明好像派了大学士周延儒、督师范志远、蓟辽总督赵光拚率十几万部队要跟他决战,可几个月了,也没见他们的踪影,据说是在河间府吃香的喝辣的,在等着他回去呢。只有攻城的时候,才会遇到几个硬茬子,让自己损失了不少人马。可这些损失,与抢来的财宝、粮食、人畜相比,简直算不上损失,等回关内后,每个士兵都能分到几十两银子,自己也会拿到几万两赏金。

 阿巴泰在马上,看到自己的士兵不断被击倒,有些士兵想退回来。他对传令兵喊道:“告诉他们,不许后退,谁敢后退一步,杀无赦。”于是传令兵又吹起了进攻号角。

 可眼见着离明军就这么只有300步了,己方倒下的马匹和士兵越来越多,后边的士兵不得不绕道冲锋。

 终于,阿巴泰看到几个冒死冲锋的骑兵距明军只有200多步了,再往前冲几十步,己方的弓箭就能杀死对方,心想只要己方的士兵冲入明军阵营,打乱他们的队形,自己剩下的几千士兵还能把你们杀光。你们汉人不是有句话吗,叫什么“满人不过万,过万不可敌”吗?我今天就是要杀给你们看看。

 阿巴泰看到明军阵地上也开始有人倒下了,这是被我忠勇的士兵用弓箭射死的。有十几个骑兵冲到了距明军100步远处,他见原先躲在坑里的第一排明军士兵把手里拿着的短木棍在旁边的火堆里引火后,向己方士兵扔来。这些短木棍落地后,竟然也会爆炸,那些好不容易躲过炮火、躲过弹雨的己方士兵,却没能躲过这些短木棍,连同马匹倒在了地上,有的还被炸上了天。

 冲在前边的清军士兵

见状,被彻底镇住了。怎么明军手中的短木棍也会爆炸,也是杀人武器,那还有啥不能杀人的?几千清军纷纷掉头往回跑。

 阿巴泰也被镇住了,原以为只要自己的士兵能冲进明军阵营,自己就有取胜的把握,现在明军手中的短木棍也是能炸开的杀人武器,自己还能赢吗?再粗粗清点了一下,自己带出来的2万多人马,只剩下了5000多人。

 阿巴泰心有不甘,想让士兵再来一次冲锋。图尔格走了过来,对他说道:“这样下去可不行呀,这支明军有点邪门。”

 图尔格从少年时起,就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已升为镶白旗的固山章京,相当于汉人的“都统”、“卫指挥使”,列为皇太极的“八大臣”之一。这次10万军队入关“伐明”,图尔格是阿巴泰的副手。从破长城到进入山东以来,还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己方死了1万5千多人,对方似乎毫发未伤。再冲锋下去的话,剩下的5000多人恐怕也得交待在这里了,他不得不提醒阿巴泰。

 阿巴泰本想杀光对过的明军,缴获明军的几门大炮带回去研究研究,听了图尔格的话后,知道这次是没希望了。他痛苦地闭上眼睛,对传令兵说道:“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