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首战告捷(第2页)
胡如雨说道:“是南京畿的援军,好像是凤阳巡抚史可法史大人带领的部队,他们在城外与建奴激战呢。”
“哦,战斗情况怎么样?”
“建奴已死伤了好几千人。”
朱光听后心想,你不会是吹牛吧?我们守城守了20多天,打死的建奴也才几千人,怎么他们一下子就能杀死几千建奴?忙问道:“啥?刚刚战斗就打死了几千建奴?”
胡如雨说道:“大人,是真的。好像他们有新式武器,比我们和建奴的武器厉害几倍。不信,你去城头看看。”
朱光就随着胡如雨来到城东南的城门头。
济宁城墙有“九里三十步”,长度约5200米左右。因济宁处于京杭大运河要道,济宁历任官员一直重视城防建设。现在济宁有四大城门及太白楼、德胜楼二个大城楼,还有2600个城垛。每个城楼都有济宁卫、钞关的百总指挥,城墙的四个角楼也有一个总旗指挥。每28个城垛为一台,每台由50个兵士守卫。城墙上,每隔5米就有一门支援火炮,其火炮密度已超过京城,由此可见济宁历任官员在城防建设上下了多大的苦心。现在保卫济宁城的,除了有济宁卫、济宁钞关的兵士外,还有5万乡勇。
在城墙上用石块砸城下建奴的一名乡勇看到朱光后,跑来报告道:“大人,你看。建奴这下惨了,已没法攻城了。”
这个乡勇叫任民育,是个举人,他本已去京城赶考,走到德州听见清军来攻后,折返回了济宁。他是第一个把建奴来攻山东的消息告诉济宁城的人。
朱光随他走到城墙前,只见一条装着2个大铁轮的船鸣着笛,在前开路,后面跟着2艘船,驶进了城东的泭河。河里的冰被船破开后,没有2个时辰,重新结的冰,冰层厚度也到不了8寸,建奴也休想渡河攻城。
朱光听到汽笛声后,才知道刚刚他在州府里听到的“呜”声是它发出来的,才知道这条船是怎么把冰破了的。船上的士兵不断地向河岸两侧开着枪,投掷着手掷弹。最后一条船上的大炮向河两岸的建奴兵开着炮,霰弹飞出后,岸边500米范围内的建奴兵纷纷倒地,鬼哭狼嚎。
留在城墙下的还活着的清军没了后续增援,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游到河的对岸吧,可不懂水性,即使懂水性,也不敢下水,这个天气下水就是死,要被冻死。他们在城头上密集的弓箭、子弹、石块的打击下,已是死伤惨重,又遭到了护城河里舰船炮兵霰弹的轰击,更是死伤累累。许多清军见没法活着回去了,就跪在地上,举手投降。河岸对过远处,清军的几个营地被远处的大炮轰了个满地狼藉,地上躺满了人和马匹的尸体。
南边,大约5000多名援军正在击杀垂死挣扎的建奴。他们用火铳、弓箭、手掷弹、大刀进攻着,有的手掷弹爆炸后,声音很响,并总能炸翻3-5个建奴。十几个冲近援军阵前的建奴都被击毙在地。
在单筒望远镜里,他看到远处8里外,有十几门大炮正在向城外的清军开炮。炮弹炸开后,清军的尸首、马腿飞起十几米高。城外的建奴兵已经奔溃,纷纷转身向后退着。
朱光心想,我大明军队啥时候有了这么好的大炮?炮弹能打得这么远?他指着城墙下的建奴,对胡如雨说道:“城下的,只要是建奴一个都不要留,”然后对胡如雨说道:“打开东城门,分出1万人马与援军汇合。我们去杀他个人仰马翻。”
胡如雨听后,兴奋地说道:“好,我们出城。”
在济宁北城墙,祖大春正指挥着手下在用云梯攻城。刚刚听见南边传来了响亮的“呜”声,接着又传来了爆炸声,然后南边开始乱哄哄了,说是济宁守军的援军来了。祖大春心里暗暗骂到,你们都是些窝囊废,济宁守军来了援军又如何?他们会是我们的对手吗?等我攻进城,砍了朱光的脑袋,让你们看看我们汉八旗是怎么打仗的。
祖大春是祖大寿的弟弟,也是吴三桂的舅舅。松锦会战期间,他跟随哥哥祖大寿驻防锦州,被清军围困了一年后,城里弹尽粮绝,于去年三月八日开城门投降了清军。祖大寿被授予汉黄旗总兵职位,自己也做了佐领。这次跟随阿巴泰越过长城,攻到了山东境内。围攻济宁城时,他负责从城北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