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登莱巡抚曾化龙(第2页)
伽柏利尔心里盘算道,买这几个专利,费用已达800万,但为了葡萄牙帝国的未来,就咬咬牙吧,于是说道:“我再加50万两,你们承诺5年内不向奥斯曼人提供冶炼任何钢种的专利。”
“伽柏利尔先生,50万两就要我们5年内不许向奥斯曼人出售冶炼任何钢种的专利,你这个要求太离奇了吧?”
伽柏利尔心想,这个要求也确实过分了点,不过有了领先5年的碳钢技术,那时也不怕奥斯曼人了,于是说道:“那5年内不向奥斯曼人提供碳钢专利呢?”
“这个可以考虑。不过你们也得承诺不向别的国家转让这些技术,而且只限于在你们国内闷焦、炼碳钢,否则我们将停止向你们提供原料。”
伽柏利尔买了炉衬材料、保温材料专利后,在他们研制出制备镁砂、硼砂、三氧化二铝的方法,找到石墨矿、高岭土矿前,原料还得从大华公司购买,于是他说道:“行,我们成交。”
贝喜鲁说道:“和讲信用的人做生意,永远不会吃亏。我们现在就可以签约。”
伽柏利尔说道:“和上次一样,我先付30%的订金,可以吗?”
贝喜鲁说道:“可以。等你的钱到位后,我们再向你移交专利。”
于是,贝喜鲁就代表大华公司和伽柏利尔签了约,再去官府作保后,刘万禄拿到了16万两黄金(5.916吨)。
这次交易,一共有53.3万两黄金(19.721吨黄金),也亏得葡萄牙有强大的水师护航才不怕海盗抢劫。伽柏利尔给了刘万禄16万两黄金后,余下的37.3万两黄金,今后将逐步运过来。
刘万禄拿到黄金后,心想家里的地窖又得扩建了,不然放不下这么多黄金呀。
待伽柏利尔拿着贝喜鲁给他的炼碳钢专利——铁碳相图和生铁、焦炭、石灰石配方表后,懵了,问贝喜鲁:“这就是炼碳钢的专利?”
贝喜鲁说道:“对呀。这张图上清清楚楚给你们标好了炼钢的温度,表上也给你们写好了炼钢的原料配方,只要你们按表配方,控制了炼钢的时间、温度,碳钢就炼成了。”
伽柏利尔心想,这张图拿回国内去,还得交给国内的冶金专家好好研究研究。
伽柏利尔走后,贝喜鲁想道,炼钢专利卖给你们了,至于你们怎么控制钢中的含碳量、含硫量、含磷量,就得由你们自己去摸索了。
苏州娄门外,好多人拥在码头在看着河里停泊的4艘军舰,船头插着“郑”字军旗。那是郑芝龙护送新任登莱巡抚曾化龙的舰队。
曾化龙是福建晋江县人,原任江西按察使。前几年因丁忧回了老家,丁忧期满后,朝廷任命他任登莱巡抚,并命郑芝龙派兵护卫。
郑芝龙的舰队负责东海长江以南、南海的防卫,他的舰船是不能越过长江的,因此护卫队在苏州停留,等待登莱水师派人来接曾化龙。负责护送曾化龙的是郑芝龙的弟弟郑芝豹。
刘云龙站在岸边观察着曾化龙的护卫舰船。
舰船共有4艘,曾化龙坐的是运兵船,其它3艘是战船。
运兵船长约10丈、宽约3丈,可载三四百人,船体两旁加装有高大护板,四周还悬挂着渔网、生牛皮等,大概是为防矢石、铳子、火烧用的。其船头、船尾都向上高高翘起,船弦每侧有10支划桨,船尾除了舵板外,还有一支橹子。
战船的船身长约7.5丈、宽约1.8丈,船头尖尖,船腰向两侧急剧展开,像个大肚子。船的每侧有6支划桨,尾后也有一支橹子,甲板上有8门红夷大炮。
刘云龙心想,这几艘战船大概就是郑芝龙舰队中所谓的“鸟船”。这种“鸟船”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鸟船是双层甲板,可安放18—24门红夷大炮。
黄希宪、包可弘、陈师泰、李毓新等在娄门码头等候着。
曾化龙、郑芝豹上岸后,黄希宪把包可弘、陈师泰、李毓新介绍给了曾化龙、郑芝豹认识。大家往抚衙方向走时,黄希宪见到刘云龙,也把刘云龙介绍给曾化龙、郑芝豹认识,说刘云龙是苏州府有名的士绅。
郑芝豹打量着刘云龙,问道:“我们遇
到的几次运粮商船,都是你要的货?”
刘云龙说道:“是的,将军。他们是为苏州百姓运粮的,多谢你们一直给予支持。”
郑芝豹问道:“那些去琼州府的人,可不是运粮的吧?”
看来郑芝龙舰队对东海、南海的监视确实很严密。
刘云龙说道:“那些人都是灾民,食不果腹、居无定所,他们是去琼州府讨活路的。”
黄希宪在旁边说道:“近几年来从江北逃到本抚境内有近百万人,仅苏州府就达50多万人。苏州府去年也遭受了严重的旱灾、蝗灾,要养活这几十万人,不容易呀。那些人自愿去琼州府讨生活,我们也该出一把力,好让他们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