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宋应星(第2页)

 南京龙江船厂是明朝最大的皇家造船厂,因地处龙江关(今下关)附近,故被称为“龙江船厂”。洪武年间,龙江船长南北长354丈,东西宽138丈,占地面积50多万平方米,船坞的长度达500米,宽70米,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就由龙江造船厂制造。后来,大明实施闭关锁海政策后,船厂规模越来越萎缩,再也造不出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了。

 宁波明州船厂是浙江最大的海船基地,建造的是中国南方浙船。中国南方用于海运的有广东造的广船,福建造的福船,浙江造的浙船。浙船外形似福船,但尾部有虚梢,上面可构筑平台,设神堂拜妈祖,前后搪浪板为椭圆形,两舷下削(即方形系数较小),大明南

直隶、浙江与日本贸易用的船,大多为这种浙船。浙江造浙船的基地主要在宁波和温州。宁波造船厂最盛时期是在宋朝,元军追击宋军时,宋朝官员为了南逃,竟能在短期内建造数千艘船只。进入明代后,宁波明州造船厂也曾辉煌过,为郑和舰队建造过1500料、2000料的海船,也建造过八橹船。八橹船与苍山船、鸟船相近,总长约8丈,宽为2丈,是大海船的辅助船舶,非常适宜于士兵登陆(相当于登陆舰)及沿着海边小河流进入岛屿的内陆。

 大明在淮安还有一个大造船厂,叫清江造船厂。永乐帝定都北京后,为了方便漕运,在淮安山阳河、清河交界处(今淮安运河博物馆)设立了清江造船厂,船坞绵延23里,主要营造用于内河运输的漕运船,临清造船厂并入淮安清江船厂后,最盛时每年可建造532艘漕运船。

 不过刘云龙并没有派人去清江造船厂定制漕运船,因为常州府、苏州府、嘉兴府、湖州府的很多民间造船厂都能建造400料及以下的内河运输船。

 刘云龙刚刚回到铁铺,陆东鸣就告诉刘云龙:“夏子麟到处在找你。”

 刘云龙问道:“啥急事?”

 陆东鸣说道:“他们抓住了一个自称叫宋应星的人,他想进入工厂偷看被巡更发现了。他会不会是写《天工开物》的那个宋应星?”

 刘云龙一听,不会是宋应星真跑到苏州来了吧?于是忙问道:“夏子麟在那里?”

 陆东鸣说道:“他去纺织厂找你去了。”

 刘云龙赶到纺织厂,找到夏子麟后,与贝喜鲁一起匆匆赶往七子山。

 刘云龙走进会客室,只见里面有个50多岁的老人,坐在椅子里喝茶,旁边还有2个穿着蓝色制服的巡更人员看护着。

 刘云龙仔细打量了一番,看到他皮肤白皙,穿着一身布衣。

 那个人见有人走进会客室,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刘云龙问道:“你是?”

 那人说道:“敝人是奉新宋应星,你是?”

 刘云龙忙双手合成半拳向他作揖致礼,说道:“在下叫刘云龙。宋教谕,请坐。”

 宋应星曾在袁州府分宜县做过教谕,因此刘云龙尊称宋应星为教谕。1638年宋应星曾任福建汀州府推官,1640年后辞官在家侍奉老母。

 宋应星听后,说道:“原来你就是传说中的刘云龙?久仰久仰”,然后也起身作揖回礼。

 刘云龙问道:“宋教谕来苏州是......?”

 宋应星说道:“这二年,我在老家就听说苏州有人用新法制取硫磺、炼制胆矾油、纺织绸布,后来又听说你在徽州也用了新法,所以我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刘云龙说道:“我哪里有新法?我只是在你总结前人的经验上做了些改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