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毛巾 灯芯绒
第132章 毛巾 灯芯绒
参观期间,刘云龙利用晚上空闲时间给纺织厂的技术人员上课,让他们设计毛巾织机、呢绒织机、灯芯绒织机、镂空布织机。
在毛巾发明之前,洗脸、擦汗用的大多是“布巾”,这种“布巾”是把两块、三块布缝起来做成的。这种“布巾”洗脸、擦汗的话,感觉很干板,一点都不舒服。即使有钱人家用“绢帕”来洗脸、擦汗,也没后世的“毛巾”用起来那样柔软、舒适。
大明还只是把羊毛纺成毛线后,用织机来织成的衣服称为“大绒”(类似于后世的羊毛衫),或用针织的方法编织成毛衣(属于女红之一),但欧洲国家已能生产呢绒。
一开始欧洲的呢绒中心在尼德兰(即荷兰),英法两国为了争夺尼德兰的毛纺业,爆发了长达百年的英法战争(1337年至1453年)。英国战败后,英国就利用本土的优质羊毛和圈地运动游离出来的廉价劳动力,拼命发展本土的毛纺业,已成为欧洲“新毛纺织品中心”,连荷兰国内的毛纺工人也纷纷移民英国。英国生产的毛纺织品畅销欧洲,大量财富也流入英国,使英国有更多的经济实力来发展工业、军事,已渐渐地与荷兰成了平起平坐之势,而葡萄牙、西班牙从非洲、美洲掠夺来的黄金、白银,几乎被荷兰人、英国人的纺织品掏空了,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欧洲人把这种呢绒布带到大明,与当初带来的“镜子”一样是奢侈品,平民百姓根本买不起这种布料。
在后世,毛巾的发明是1850年由英国人发明的,当时是最简单的单色平毛毛巾。灯芯绒是1785年在法国开始生产的,灯芯绒布只有皇宫里的人才能享用。中国在20世纪70—80年代曾风行灯芯绒。因灯芯绒材质精细柔滑,看上去就很有高级感,具有温暖的质感,特别是凹凸有致的纹路,复古感十足,因此在21世纪初又开始流行穿灯芯绒衣裤、裙子,灯芯绒、牛仔布、卡其布三分天下。
康福标他们都没听说过“毛巾”、灯芯绒,忙问刘云龙:“刘总,你说的毛巾是什么东西?”
刘云龙望着大家,说道:“你们以前织的布都是平板型的布,是一根经线和一根纬线相互交织的。这种布料虽然表面平整、光洁,但看起来很呆板。由于料面很平整、光洁,直接用这种布料来擦脸的话,不仅不爽,还擦不干净。”
大家听后,觉得是这么回事。可几千年来也没人去想着改变它呀。
康富标问道:“用你说的毛巾来擦脸的话,就能很爽吗?”
刘云龙说道:“对。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织布工艺,织一种表面起绒的布,用这种布做的方巾就是毛巾。”
“怎么织呢?”
“以1根经线、1根纬线为例,每根经线中有2根纱线,其中一根纱线绷紧,称为地经,另一根纱线不仅不绷紧,而且还能跟着棕筘一起运动,称为毛经。织布时,棕筘筘紧纬线时,毛经跟着向纬线移动,形成一个毛圈。布织好后,用滚刀将毛圈割断,再拉毛起绒,这种毛巾叫单面起绒毛巾。如经线中有2根毛经,就可以织出双面有毛圈的布,割断毛圈,拉毛起绒后,就能制成双面起绒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