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改进燧发枪(第3页)
说完,刘云龙用笔简单把标尺的原理画了一遍。
毕懋康看后,又问道:“你们懂怎么计算弹道曲线?”
刘云龙说道:“毕老,我的学生都会计算这个曲线。”
毕懋康就问毕智渊:“你会计算弹道曲线吗?”
毕智渊听后只得摇摇头。
毕懋康就对毕智渊说道:“不要以为自己很懂枪械、弹药,你看刘总比你精通多了,他的学生都懂计算弹道,你要好好跟着刘总干。”
毕智渊忙说道:“我一定跟着刘总好好干。”
刘云龙对毕智渊说道:“今天你先不用来上班。等你准备好了再来也不迟。”
毕懋康就领着孙子离开了。
这里,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刘云龙说的“步”的概念。
刘云龙说的燧发枪有效射程为80步的“步”,与大明的距离长度计量单位“步”不是一个概念。
大明的距离长度计量单位是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不是营造尺寸的计量单位,一步等于五尺(163.5厘米),二步为一丈(327厘米),1里为360步,即等于588.6米(后世的1里等于500米)。
刘云龙的“步”是军队里用来估算距离的计量单位,以一只脚跨出的距离为“一步”。“一步”约等于62.5厘米,与长度计量单位的“步”相差了2.6倍。
大明有些学者在着有关军器方面的书时,就因为搞乱了这个关系,就搞出了个大明的红夷大炮射程达20里的错误,简直是“误人子弟”。后世有些历史学家就根据他们的着作,说大明的火器有多先进。这些历史学家也不想想,要是大明的火炮射程真有20里的话,明军还会输给李自成、张献忠、清军?炮弹需要多少初速?为了达到这个初速,需要装多少火药?炮管又需要承受多大的膛压?
刘云龙给毕懋康画的那种子弹是后世1849年法军中尉米涅发明的“米涅弹”。在米涅弹发明前,为了避免弹丸在线膛枪管里出现大的漏风,子弹的直径几乎与枪管口径一致,需
用榔头把子弹敲入枪口,再用通条把弹丸推到枪管底部,装填子弹的速度很慢。
后世美国独立战争中,美国人曾用油布、鹿皮来包裹弹丸,这样子弹口径稍微比枪管口径小一些,装填子弹速度可以提高,火药发射后,高温下油布、鹿皮会膨胀,减少漏风。但这种子弹也有缺点,一是子弹不能受潮,子弹受潮后,油布、鹿皮自然膨胀,弹丸也较难装入枪口;二是油布、鹿皮在高温下不仅会膨胀,也会燃烧,枪管内除了留下黑火药的药渣,还有油布、鹿皮燃烧后的灰渣,这些灰渣会堵塞膛线,不清理的话,会炸膛,因此每打1-2发子弹就要清膛,非常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