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扩建硫酸厂(第3页)
刘万禄正想继续问儿子,什么是铁轨时,贝喜鲁拿着草签的几份合同来给刘云龙审核。刘云龙看后,就在合同上签了字。
合同签完后,今川太郎、伽柏利尔、马丁也离开了纺织厂。待合同经苏州府作保后,就能生效了。
刘云龙对贝喜鲁说道:“你抽个时间去一趟上海,让文在慈把更多的布匹、绸缎运往长崎,并在对马岛建立基地。”
“这是为何?”
“在日本,布匹、绸缎的价格比我们高很多,所以德川家族想买了我们的机械后,提高他们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赚更多的钱。今川太郎这次买了纺织机械,他们必定会仿制。在他们仿制出来前,我们把大量的布匹、绸缎输入日本,打压他们国内的纺织业。”
“也就是不让德川家族赚更多的钱?”
“你想呀,如果我们输入日本国的绸缎每匹只要20两,而日本人自己织的绸缎每匹要30两,日本人还愿意买他们自己自己织的绸布吗?”
“既然日本人自己织绸布不合算,为啥还要扩大桑树的种植面积?”
“那是日本人想与我国竞争,不想让我们赚更多的钱,所以才扩大了桑树的种植面积。”
“我们把大量的布匹、绸缎输入日本后,那日本人种的棉花、养的蚕怎么办?”
“很简单,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原料基地。”
“你也够损的,既要卖机器给他们,又要打压他们的纺织业。”
“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永远跟不上我们,他们本国的棉布、绸布价格就会远远高于我们,我们的棉布、绸缎才能远远不断输入日本。只有这样,日本人开采的金矿、银矿才能变
成我们的金矿、银矿,我们才有更多的钱去南方买米,解决国内的粮食紧缺问题。”
“你不是说马上要用化肥了吗?”
“用化肥的暂时只有苏州府、徽州府,其他缺米的地方要用化肥的话,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可万一日本人不许我们向他们出口更多的布匹、绸缎呢?”
“呵呵,除非他们断绝和我国的贸易,或采用配额制。不过,日本人真这样做的话,他们也占不了啥便宜。”
边上的康富标听后,想着刘总将来有啥办法不让日本人占便宜。
后来,刘云龙的父亲在横塘镇的西边买了200亩地,用于扩建硫酸厂,单独建立农药厂。在瑞光塔边上买了10亩地用于建学校。在胥江南岸,即枣市街对过、水车浜的北面买了500亩地,用于建车辆厂。
离开纺织厂后,刘云龙想着历史上的一些事。
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殖民非洲、美洲后,为霸占世界,曾于弘治七年(1494年)签订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协议规定两国将共同垄断欧洲之外的世界,并特别将位于佛得角群岛以西1770公里(大约位于西经46°37’的南北经线)为两国势力的分界线,分界线以西归西班牙,以东归葡萄牙。后来麦哲伦成功实现环球航行后,又于嘉靖八年(1529年)两国重新签订了《萨拉戈萨条约》,规定在香料群岛(今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以东17°处为两国势力的分界线。而后来居上的荷兰人已占领了我国的台湾,俄国人正越过乌拉尔山向东而来。
刘云龙想道,按照历史轨迹,还有2年不到的时间,李自成就将攻陷北京,多尔衮将率清兵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