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长兴的饥民(第2页)
进入城门后,来到东大街,只见毛为光带领学生在跑步。
乐益学校的学生每天都要活动1小时,主要是跑步、打拳来健身。
毛为光嘴里喊着:“一、二、三、四。”
学生们跟着喊着:“一、二、三、四。”
毛为光看见刘云龙后,喊道:“校长好。”
学生们跟着又喊道:“校长好。”
刘云龙朝他们点点头。等师生们跑远后,刘云龙看见学生们穿着各色衣服,看上去有点杂乱无章,心想,该为学生们做一套校服了。
刘云龙刚刚回到家,母亲就告诉他,阿豹也定亲了,亲家叫薛渭阳,在临顿路开着一家织坊。刘云龙认识薛渭阳,自纺织厂开业后,一直和父亲有生意来往。
刘云龙说阿豹还在读书就订婚,也太早了吧。
母亲白了他一眼,说道,哪像你老大不小了也不想找老婆的。
刘云龙说我不是听你们的话订婚了吗?
母亲说幸亏你订婚了,阿豹才能订婚。现在有好几家来说媒,要娶彩梅呢。
刘云龙说道,妈,你也太着急了吧?妹妹还小,等读完书后再说。
母亲说道,怎么你和彩梅的想法是一样的呢?这个死丫头也说要读书呢,不愿嫁人。
母子两人在说着话时,时匡老师听说刘云龙回来了,就来找刘云龙。
时匡老师说道:“刘校长,隔壁的府学想让我们去给他们上课。”
刘云龙一听,忙问道:“是谁的主意?”
时匡说道:“是知府陈大人的主意。吴教谕来过几次了,你不在家,我也不敢做主。”
刘云龙心想,府学就在隔壁,于是就和时匡老师来到马路对过的府学。
吴顔谦看到刘云龙、时匡后,忙泡茶迎座。
吴顔谦问了一些徽州、衢州的风土人情后,说道:“知府陈大人说你们的教学方法很有新意,让我和你商量一下,能不能来府学上几堂课?”
刘云龙问道:“上什么课?”
吴顔谦从桌上拿起一本书,说道:“这是你编的《数学》书,我看了几遍,前边的还能理解,后边的很深奥,我也看不懂了。”
刘云龙问道:“就上数学课?”
吴顔谦说道:“是的。”
刘云龙指着时匡老师,对吴顔谦说道:“时匡老师也是你们府学毕业的,他现在在乐益学校教数学课,可以来给府学的学子上数学课。”
吴顔谦说道:“那太好了。”他转头问时匡:“时教授,明天你就来上课,好吗?”
时匡想了一会儿,说道:“明天我有空。以后我每隔3天来府学讲课。”
吴顔谦说道:“好。我马上把你们的《数学》书发给学生。”
在回“乐益学校”的路上,刘云龙让时匡明天带一块大黑板、几盒粉笔去府学上课,让府学领略一下新型的上课方法。有机会时,向府学的学生灌输一些科技知识。
时匡问道:“你的物理、化学不是不允许对外的吗?”
刘云龙说道:“暂时是还不能给他们上物理、化学课,得等学生们认可了科学技术的作用,认为考功名不再是头等大事后,再培植他们。”
“我可以把你的发电机、蒸气机模型带过去给他们展示一下吗?”
“可以。”
“苏州府学有几百名学生,将来如有10%的学生愿意接受科学知识,那也是不小的进步。”
傍晚,父亲回家后告诉刘云龙:“明天你就去一下知府衙门,他们来找你好几次了。”
刘云龙问道:“具体是什么事吗?”
父亲说道:“不清楚,看他们神神秘秘的,我也不好多问。”
刘云龙说道:“那我明天就去一下知府衙门。”
父亲又说道:“还有,上个月来了几个外国人,来头都很大,什么葡萄牙驻澳门总督的代表、西班牙驻吕宋总督的代表、荷兰驻台湾总督的代表、倭国德川幕府的代表。”
刘云龙心想,德川家康自1603年在日本掌权后,与大明一样实施了闭国政策,只许与中国、朝鲜和荷兰进行经济贸易,于是皱了下眉头,问道:“他们来干嘛?”
父亲说道:“他们要来买我们的织机、硫酸专利。我不敢做主,他们就一直在等你回来。”
刘云龙想了一下,问道:“薄珏他们在纺织厂安装机器了吗?”
父亲说道:“蒸气机的零部件都运来了,暂时还没安装。”
刘云龙说道:“你通知薄珏,明天把蒸气机的所有零部件都锁进仓库里。让那几个外国人明天下午到纺织厂来找我。”
父亲问道:“你真要把机器卖给他们?”
刘云龙说道:“马上要用蒸气机了,我们的机器要升级换代了。把老式机器卖给他们,有钱不赚那不是傻瓜吗?”
父亲说道:“好。”
说话间,母亲把晚饭端上了桌。
父亲喝了一口酒,说道:“家里租出去的几亩地,用了化肥后,麦子亩产量达到了380斤,大丰收了。”
刘云龙说道:“以前麦子的亩产只有1石(115斤)左右,现在翻了3倍多,当然是大丰收了。伯父、叔父家的地,亩产量差不多吧?”
“我们几家的亩产量都差不多。几个村的村民听说后,都说要用你的化肥呢。”
“化肥很快就能生产了。”然后刘云龙问父亲:“我们这边的瘟疫闹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