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开炉炼钢(第3页)

 有些来看热闹的人,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试用的蜡烛,点上火后看是不是真的没有黑烟。

 黄希宪、潘晓宇、陈洪谧、牛若麟、叶承光等大小官员来到了七子山。

 刘云龙看到黄希宪等人到来后,忙迎上前去,说道:“诸位大人能顶着寒风莅临指教,令我万分感动。”

 黄希宪说道:“前段时间我在城内就看到你的大烟囱了冒烟了,怎么今天才开业?”

 刘云龙说道:“前一阵子是炼钢炉试炉,今天算是正式开业了。”

 潘晓宇说道:“刘木匠,咱家今天来看看,有没有皇上喜欢的东西。”

 刘云龙指着展示台,对潘公公说道:“公公,所有的东西都在那里摆着,待会儿你可以去看看。”

 陈洪谧说道:“我那里几个放化肥的花盆,里面的草确实长得旺盛,看来你的化肥真有效果。”

 刘云龙说道:“可惜产量不多,只有几百斤。”

 刘云龙一边和官员们说着客套话,一边陪着黄希宪、潘晓宇、陈洪谧等官员参观厂区,向他们介绍着联合化工公司的情况。

 吉时已到,黄希宪、潘晓宇、陈洪谧走上主席台,拿起刘彩梅递过来的剪刀,剪断彩球后,把彩球高高抛起。随后,鞭炮声声,锣鼓阵阵,舞狮队跳起了狮子舞。

 炼钢炉开始出钢水。钢水经过分钢器后,被分配到钢板工段、钢管工段、钢棒工段、钢锭工段。

 黄希宪走在前,其他官员跟在后面,刘云龙陪在抚台大人的身边,回答着他们提出的问题。

 黄希宪问刘云龙,这个炼钢炉是怎么炼钢的?一天可以炼多少钢?温度表是怎么制作的,钢管、法兰又是怎么连接的?......

 问了一连串问题。刘云龙都一一作了回答。

 在刘云龙领着贵宾参观时,来看热闹的人群里,有一个人盯着刘云龙看了半天。这个人就是木渎的黄凌波黄东家,他听说今天七子山有大的活动后,就带着二个女儿一起来看热闹。他老早就听说苏州有个大掌柜在七子山买了很多地要开厂,也看到有很多匠人在七子山造房子、建窑炉。他看着刘云龙的脸很熟,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这个刘大掌柜不就是跟着钱师傅来他家造房子的刘木匠吗?原来传说的刘木匠就是他呀。一年多没见,竟然成了苏州最大的掌柜,还能和巡抚大人、知府大人走的这么近。那天上梁的时候好像对自家女儿多看了几眼,会不会是对我家女儿动了心?听说他还没婚配,是否可托媒婆去问问。

 他转眼看了二个女儿一眼,发现二个女儿都睁大着眼睛在看着,特别是大女儿,挤在人群的最前面,刘云龙走到哪里,她的眼神就跟到哪里。

 黄东家的大女儿今年18岁了,她也认出了刘云龙,她想起家里造房子上梁那天刘云龙看她时的眼神,心想,那天我是嫌你只是个小木匠,今天你怎么不朝这里多看一眼呢?今天你要看我的话,想看多久就让你看多久。

 其实,和黄东家一样想法的掌柜很多,都在想着,回去后要找一个能说会道、做事稳重的媒婆,看看能不能让这个刘总做乘龙快婿。

 刘云龙向牛若麟提出,准备在五峰山买一块地。

 牛若麟说,那里都是荒地,你要多少?

 刘云龙说就买个100亩吧。

 牛若麟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等官员们离开时,他们的轿子、马车里都有一面整幅的照衣镜。那是刘云龙送给他们的纪念品。今后即使有人去朝廷举报,朝廷也不会说他们是贪fu,因为这是商业上常见的礼仪。

 在刘云龙的钢铁化工联合公司开业典礼时,太仓浏河港,14艘海船拉起风帆向远处驶去。船上装满了佩雷斯、米兰达、高柄兴、刘万金、刘云风、文在慈、曹光德、姚若水、邢祚昌、金本高、游伯怀、乔拱璧、侯之翰等人的货物,其中2船是刘云龙运往南边的拉细机、纺织机、镜子、肥皂等。

 这次出航,除了水车浜、高木桥等几个村的人外,文在慈、曹光德、姚若水、邢祚昌、金本高、游伯怀、乔拱璧、侯之翰等也带了不少帮手出去。

 刘云龙考虑到需要在广东那边销售织机,机器出故障后不可能把机器运回苏州再维修,因此他派去了十几个维修工人。

 后世的江苏地方志上记载,崇祯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苏州府有120人入海贸易。而同期苏州府的地方志上写的是,有120人从浏河港入海捕鱼,遇风暴到荒岛躲避,时隔半年,归来80人,余40人不知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