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赈灾(第2页)
“那再麻烦你从安哥拉、巴西带点棕榈树、法丽娜树、水荷花过来。”
“你们国内不也有棕榈树吗?”
“安哥拉的棕榈树和我们的棕榈树不是一个品种。”
“法丽娜的树根可以吃,可你要水荷花干嘛?”
“种着玩玩呗。”
“行,那我想办法给你搞点种子来。”
“谢谢了。”
佩雷斯说道:“不用谢。安哥拉的棕榈树、法丽娜树多着呢,巴西的水荷花也多着呢,搞点种子一点都不费事的。”然后对高柄兴说道:“我们1个月后出发,行不?”
高柄兴说道:“好的。”
等佩雷斯走后,高柄兴问刘云龙:“佩雷斯说的墨水树是什么树?”
刘云龙告诉高柄兴:“墨水树是南美洲特有的树种。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进入南美洲后,在那里发现了这种树,它密度很大,会沉入水,采伐后可用于建筑,但后来发现可以用来制作黑墨水,于是就把这种树称为墨水树,接着很快又发现该树可以制作染料,于是大量用于制作纺织工业用的染料。”
“佩雷斯说的胭脂红和我们国内使用的胭脂红有啥区别?”
“我们国内的胭脂红染料都是弗朗机人从墨西哥贩运过来的,这种染料是从一种叫胭脂虫的虫子里提炼出来的。”
“虫子也能提炼染料?”
“你以为只有矿石、植物才可以提炼染料?”
“这种虫子是野生的吗?”
“在西班牙人到达墨西哥前,当地印第安人已大量种养胭脂虫,用于染料。西班牙人把这种染料运回西班牙用于国内的纺织业,大获成功,于是开始从墨西哥运出胭脂虫。现在,胭脂红已成为墨西哥一种重要的出口产品,产值上仅次于金银。不过,西班牙人一直隐瞒胭脂红来源于昆虫,假称来源于植物。”
“养虫也能赚那么多钱?”
“废话,现在全世界只有这种虫子才能提炼出胭脂红这种染料,当然能赚大钱。”
“佩雷斯说的果阿是什么地方?”
刘云龙就指着地图告诉高柄兴:“果阿在印度大陆,原属于比贾布尔苏丹国的领土,于正德七年(即1512年)就被葡萄牙占领,成了葡萄牙的殖民地。”
“为什么说安哥拉的棕榈树与我们国内的棕榈树不是一个品种?”
“安哥拉的棕榈树种子含油量特别高,这种棕榈树称为油棕榈树,而我们国内的棕榈树种子含油量很低,所以不是一个品种。”
“法丽娜树又是什么树?”
“法丽娜树原产于巴西,是与红薯类似的薯类植物,可以把它称为木薯。葡萄牙人到了巴西后,发现当地的印第安人将它的根茎用来食用,后来就把木薯移植到了安哥拉。”
“葡萄牙人为啥要把木薯移植到安哥拉?”
“木薯的产量高。葡萄牙人占领刚果、安哥拉后,开始从非洲把奴隶贩运到南美洲,为了养活奴隶贩运船上的黑奴,就将木薯引种到了刚果、安哥拉。”
“那为什么把它叫做法丽娜树?”
“因木薯粗大的根像爪子一样四处散开,葡萄牙人将木薯的根形容为‘法丽娜的爪子’,因此也把木薯称为‘法丽娜树’。”
“水荷花呢?”
“水荷花是一种水生植物,它开出的花像荷花,葡萄牙人把它称为‘水荷花’。因它的叶柄中部会膨胀,类似于葫芦,所以又是也把它称为‘水葫芦’。”
“这种草有什么用?”
“可以用来养猪呀。猪吃了叶子后,吃剩下来的根留在猪圈里,生产的厩肥比用普通草高几倍。”
高柄兴几个人走后,刘云龙心想,如佩雷斯真有诚意的话,油棕榈树、木薯、水葫芦将被提前引入我国。
历史上,油棕榈树于1870年被英国人引种到了新加坡,随后不久就被引种到了中国。木薯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年被引种到中国的。在后世,木薯被广泛种植于南美洲、非洲、东南亚,是10亿人的口粮。水荷花是于1901年被作为观赏水生植物引种到中国的,中国民间大多将水荷花称为“水葫芦”。因其无性繁殖的本领很大,初夏的一二株水葫芦会很快长满整个池塘,因此从1920年起被用来喂牛、养猪、养鹅、养兔。
几天后,刘云龙来到水车浜。他先到了伯父家,对伯父说等麦子种下后,拿出几亩地来做示范田。
伯父问做示范田干嘛?
刘云龙说,试验化肥用。我家、你家和叔父家拿出8亩地,一起试用化肥,到明年麦子收获时,看看能收多少麦子。
伯父说,那就听你的,我们一起做示范田。
刘云龙家的5亩地已租给别人种了,他还得让父亲和租户商量,使用他提供的化肥。
刘云龙来到叔父家,问爷爷,这次出海的除了高柄兴,还有他以前的哪些朋友?多大年纪?
爷爷说,有上海县的文在慈,通州县的曹光德、扬州的姚若水,南京的邢祚昌,芜湖的金本高,还有苏州的游伯怀、乔拱璧、侯之翰。他们年龄都比我小,以前一起做生意时我帮衬过他们,可后来为了给你奶奶看病,用完了积蓄,就与他们断了往来。自从你做肥皂、造机器、织布后,他们又和我来往了。
刘云龙问爷爷:“你有这么多朋友,当年的生意做得蛮大的吧?”
爷爷说道:“当初生意做得还行,不然怎么会有钱给你父亲、伯父、叔父他们造房子、娶媳妇?要不是当年你奶奶生病,还不至于把家底掏空。不过,话说回来,你小子也不错,能赚十几万两银子了,比我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