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暗开海禁(第3页)

 黄希宪说道:“我们收了税,再被郑芝龙征税,不是重复收税了吗?”

 刘云龙说道:“倭国、琉球的商人在苏州采购货物后,是运到舟山群岛转运后直接运回国内的。官府在浏家港收税的话,一年总能收几万两吧?”

 因琉球与大明的关系密切,因此琉球的商人在苏州采购货物后,大部分可以直接运回琉球。

 大明与日本已中断了官方贸易关系,朝廷只允许日本的商人到福建泉州港从事贸易。日本商人就动脑筋,利用泉州商人来苏州采购货物,然后转到外海的某个岛上,通常是舟山群岛,再把货物在舟山群岛装船回日本。南直隶、浙江的官府是知道这个事情的,只是大家都装作不知道。

 黄希宪听后,对陈洪谧说道:“你瞧,他都算计起你的府银来了。”

 刘云龙说道:“大人的意思是我们也可以出海了?”

 黄希宪说道:“那是你们没人敢去做。”说完,他顿了一顿,说道:“你的人几次出海,陈大人不也没抓你吗?”

 刘云龙一听,就知道他是指郑清俊带人出海去扬州、淮安盐场买盐卤的事。于是,他转过头问陈洪谧:“陈大人,我的人出海是去买卤水,怎么,官府也派人跟踪了?”

 陈洪谧忙说道:“掌握境内情况,是本府的职责所在”,然后说道:“我们不谈你这个经济学、商品、海关税了。我想等米运来后,就马上出售。”

 刘云龙说道:“不妥。现在米价还在每石2.8两左右振荡,今天那些米商看到官府运来那么多米后,米价会稳定一段时间。等米价突破每石3两时,官府才介入,抛售大米,压抑米价,那时苏州百姓会更感激官府。还有,为防止米商作奸,官府抛售大米时,建议让百姓持黄册来,限量供应。对于不在黄册上的流民,马上派人登记,今后也限量供应。”

 陈洪谧说道:“你想得还真周到。”

 黄希宪说道:“我真怀疑你是不是个木匠。你要有秀才身份的话,我马上让你来抚衙做事。”

 陈洪谧说道:“他才不会来衙门做事呢。上次我推荐他来府衙做衙役,他就没答应。”

 刘云龙说道:“我一介草民哪有资格做官?哦,对了,陈大人,上次我说的要1000多亩地的事......”

 陈洪谧说道:“这几天县衙应该有空了。我早就和牛若麟说过了,你去找他吧。”

 刘云龙说道:“好的。多谢陈大人。”

 说着话,已到府前街。大家在府前街告别分手。

 刘云龙也领悟了黄希宪的意思,只要不是公开宣扬,暗地里还是可以去海外做生意的,于是他去了趟水车浜,找了刘大贵。

 阊门西大街庆绳里的房子买下来后,刘云龙让父亲找个人去开书坊。父亲就推荐了织布厂的辛广恩。辛广恩是宁夏人,在老家时也读过书,父亲经营过一家书坊,后来家中遭难后,他流落到了苏州。书坊的铺名叫“水秀书堂”。

 辛广恩去了书坊后,只用半个月就开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