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钨矿(第3页)
探勘期间,这几个人都知道了刘云龙是个大掌柜,他们看到刘云龙竟然和他们一起在山里同吃同睡,同甘共苦时,心里就觉得跟着这样的掌柜干,不会吃亏。
现在见刘掌柜想招揽他们,凌云霄忙说道:“我是看出来了,跟着你肯定会有出息。你要我的话,我当然愿意。”
包徽阳、车宝龙、茅苇山也说愿意。
“好。我准备在柳塘、金川筑2个坝,要影响峡谷内的十几户人家。你们去和他们谈判,把他们的地买下来,在峡谷外替他们造好新的房子,让他们搬到峡谷外居住。谈妥后,你们再招人,筑坝。”
包徽阳问道:“你准备以什么价格买下他们的地?”
“徽城镇周边的土地价是每亩9.5两银子,峡谷里的水稻田就按这个价,旱地每亩2两银子。再补偿他们三年的收成,承诺他们无论男女,只要是16岁以上、60岁以下的成年人,都可来公司上班。”
“行。给他们造什么样的房子呢?”
“不管他们现在居住的房屋是瓦房还是草棚,全部给他们造瓦房,按原面积补偿。”
“草棚也要补偿同样面积的瓦房?”
“这样补偿他们,遇到的阻力就小了,你们造坝的速度才能快。今年这里的雨水少,你们可以抓紧时间完工。”
“那他们来公司上班的话,是什么薪水?”
“他们从事的都是苦力活,比如来筑坝的话,每日50文。”
“工薪这么高?现在在县城里做工的,每日只有25文。”
在苏州城的作坊里打工,工钱是30文\/日,徽州镇的工价比苏州低,只有25文\/日。
“不高,毕竟是我们买了他们的地。”
“行。那怎么筑坝呢?”
“这个坝不要太高,有2.4丈高就行,就用周围山上开采的石块筑坝。”说着,他拿出笔和纸来,把坝的形状画了出来。
凌云霄看了图纸后,说道:“这种坝简单,很快就能筑好。”
刘云龙说道:“坝体是简单,可工程量不小,金川的要200多立方丈,柳塘的要近1000多立方丈。你们要赶紧找人造房、筑坝,边筑坝边办理农户的搬迁。趁今年雨水少,筑坝时先从坝的两头筑起,待筑到1丈高时,中间再合拢。”
凌云霄说道:“我们这边筑蓄水的小坝时,也是这么筑的,就是没你的坝高,只有三分之一丈那么高。”
山区农民有时在山间小溪里筑个80-100厘米高的小水坝,蓄上水,便于农田灌溉、淘米洗衣、饮水。
刘云龙说道:“你们懂得筑坝那是最好了。坝体合拢后,你们在边上开个导流渠,水位上来后,让水从导流渠里流掉,这样不会妨碍你们把坝体加高。坝体完成后,再封堵导流渠,这样就可以蓄水了。年内能完成吗?”
凌云霄想了一下,说道:“又要采石,又要筑坝,金川应该来得及,但柳塘石方量太大,年内恐怕完不成。”
“工期确实紧,你们尽可能多找一些人,哪怕是多付点工钱,也要在年内完成。”
“行,我们试试看吧。”
“好。”
刘云龙让凌云霄负责金川大坝的建造,同时负责竹铺钨矿;让包徽阳负责柳塘大坝的建设,同时负责佛川铬铁矿、蛇纹石矿的开采。车宝龙、茅苇山除了协助凌云霄、包徽阳筑坝、开矿外,还分别负责钨矿、铬铁矿的巡更使,就相当于后世的保卫科科长。
凌云霄、包徽阳领命后,刘云龙来到徽城镇的一家米铺。
这家米铺的掌柜姓汪。
汪掌柜见进店铺的是一个陌生人,忙问:“客官,买米吗?”
刘云龙对汪掌柜说:“对,买米,我要5000石大米。”
汪掌柜忙说道:“不好意思,本店没有这么多米。”
刘云龙说道:“汪掌柜,我不是现在要,1个月后你能卖给我5千石米吗?”
汪掌柜想了一会儿,说道:“可以,现在徽城镇的米价是每石1.8两,往年的话,米价总会涨一点,因此1个月后米价可能会涨到每石1.82—1.83两。”
刘云龙说道:“我以每石1.85两银子买,可以吗?”
汪掌柜忙说:“可以,不过我们要订立契约,还要付定金。”
于是,刘云龙和汪掌柜订立了购买5千石大米的契约,经县府作保后,刘云龙预付了500两定金。
刘云龙购买的5千石大米,足够5000人吃5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