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颚式粉碎机(第2页)
他被训后,知道了后果的严重性,于是主动表示,今后如再发生类似问题,就扣他一个月的薪水。
训完康福标后,刘云龙来到父亲的办公室,问自己的老爸刘万禄,为什么不要求工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下次我再发现有此类现象,我就找别人来管理公司。他的言下之意是让老爸回家去种地、纺线。
刘万禄一开始见儿子训起他来了,很想发火,但仔细一想儿子说得也对,万一真着了火,把厂烧了,即使不死人,那也要损失几万两银子。
此后,刘万禄每天都盯着厂里的女工,看她们有没有戴帽子;每天看车间里的水桶,看到哪个消防水桶里没有水了,就要求工人立即添加水;每天要求杂工按时扇风。
三天后,吴县县衙、长洲县衙派了人,跟着刘云龙、贝喜鲁来到了西山岛、胥口、光福、七子山、阳山踏勘、丈量土地。回苏州后,就给刘云龙出具了批文,许他开采,并办理了开矿用地和七子山冶炼厂的土地买卖手续。
这次,刘云龙在七子山一口气买下了400亩地。买下的地大部分都是山地,地价不贵,1亩地才2两,只有从矿区延伸到太湖、河道边的少量道路用地才占用了部分耕地,地价比城郊的耕地低一点,每亩地10两银子。
拿到批文后,刘云龙让贝喜鲁立即去写招工广告,并找匠人筑路、修桥、造码头、盖房子。
考虑到矿区离城区都较远,盖的房子中除了造办公楼外,还得给工人造宿舍、食堂。
铁铺除了继续改进链轮的打制工艺外,开始打造钢钎、铁锤、撬棒和粉碎机。
黑色火药由官府严加控制,民间是买不到炸药的,开山暂时只能用钢钎。
刘云龙给贝喜鲁的几种粉碎机图纸上,每个粉碎机圆筒上都有错落有致的铁牙,这种粉碎机在后世被称为颚式粉碎机。粉碎机的壁厚有二分五(即8毫米)、三分一(即10毫米)二种。
这个时代还没有锰钢,所以粉碎机的材料暂时用生铁,生铁的强度、硬度还是能将岩石碾碎的,但是生铁比较脆,容易开裂,一旦开裂就必须更换。
贝喜鲁不知这个粉碎机派什么用处,刘云龙告诉他,这种粉碎机有2个滚筒组成,每个滚筒上有铁牙,2个滚筒相向滚动时将石块卷入滚筒间,石块受压后就粉碎了。当石块被二个间隙较大的滚筒挤压时,大石块就变成了小石块,小石块再经间隙很小的滚筒挤压时,就变成了小石粒,小石粒再经间隙更小的滚筒挤压时,就变成了石屑,石屑用磨盘来磨细石后就能得到石粉。
后世电力时代,从大石块变成石粉,可以用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球磨机来一步步完成,但现在还没有电力,只有牛,也没有圆锥破碎机、球磨机,暂时只能采用以上办法,分二步、三步将矿石变成矿粉。
贝喜鲁问,滚筒的壁厚那么大,而且是无接缝的,我们的铁铺还真做不了。
刘云龙说道,我们做不了,可以让做铁锅的铁铺替我们铸造。
明代有三大技术还是领先的。这三大技术是黄泥制糖、烘模、铁锅制造。
制作铁锅必须把铁水熔化后,浇铸进模子,因此大明制作的铁锅出口东南亚,价格不低。但不是所有的铁铺都能熔化铁水,只有能制作铁锅的铁铺才有能熔化铁水的熔炉。这些熔炉使用的炉衬材料是保密的。当然,刘云龙知道他们使用的是什么炉衬材料,只是自己目前还没有。
贝喜鲁听后,说道,那我让山塘街的铁锅铺来为我们铸造这种滚筒。
他关照贝喜鲁,从现在起,所有的矿工、匠人,包括自己的管理人员,工作时都要戴柳条帽。
明代还没有钢质、硬塑安全帽,刘云龙让戴的柳条帽就是安全帽。后世在钢质、塑钢、硬塑安全帽普及前,曾大量使用柳条帽。
苏州地区的水沟边、河岸边有大量的灌木柳条,这些柳条喜欢生长在潮湿环境,只要插芊就能成活,生长速度极快,一年可割2次柳条。
贝喜鲁问道,柳条帽是怎么编织的?
刘云龙就把柳条帽的编织要求告诉了贝喜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