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洛阳铲(第2页)
“做工具,做专门挖土、挖沙的工具。”说完,他从口袋里掏出几张图纸,图纸上是几种用于地质勘探的工具。
这个时代还没有工具钢,玉器铺用刚玉在玉器上打孔,钻井工用铁制的圆锉、扇锉打井,木工用铁制钻头在木材上打孔,要进行地质勘探只能用铜、铁或普通钢来制作钻探工具。
贝喜鲁问,有钻头的图纸吗?
刘云龙说有图纸,然后从口袋里掏出几张图纸,图纸上是几种半圆筒形的铲子,如没有头部铲刃的话,就像瓦筒。
贝喜鲁看到图纸后,问刘云龙,这怎么跟盗墓用的铲子差不多的?
刘云龙说道,对,这种铲子可以用来盗墓,我们把它称为“洛阳铲”。
在后世,传说洛阳铲是20世纪初由河南洛阳的盗墓贼李鸭子发明的,因此称为“洛阳铲”。其实,盗墓用的铲子早就有了,明代就有,贝喜鲁是铁匠,尽管没打制过盗墓铲,也听说过盗墓铲。
后世的“洛阳铲”是李鸭子对原有的盗墓铲子进行了改进。后世的考古、地质勘探也往往会使用洛阳铲来钻孔取土样后对土样进行分析。在有些情况下,洛阳铲的勘测效果比电子设备还要好。
刘云龙在后世是搞建筑的,在建筑设计前都必须对房屋下的地基进行勘探,勘探用的钻头就是“洛阳铲”。
刘云龙提供的“洛阳铲”有好几种样子。
第一种是“土铲”,头部是带刃的平端,铲身长40—50厘米,专门用于取土样的;
第二种是“掏沙铲”,它的形状是头部带刃的尖端,铲身不是纯半圆筒形,而是头部呈四分之三的圆筒,然后逐渐缩小至五分之三的圆筒。勘探中遇到砂层时,就得用这种“掏沙铲”。
第三种是“泥沙铲”,头部同样是带刃的四分之三圆筒形的平端,在长度10—15厘米后,迅速收缩成四分之一的圆筒。勘探中遇到淤泥质,就得用这种“泥沙铲”。
第四种是“破砖铲”,头部是带刃的尖端,中间是长40—50厘米的半筒形铲身,根部再收缩成四分之一的圆筒。勘探中遇到砖块、碎石就要用到这种“破砖铲”。
当遇到普通的软岩石时,也能用这种“破砖铲”,但遇到花岗岩、石英岩等硬质岩石时,“破砖铲”就没法用了,得用后世专门的金刚石钻头。后世的“金刚石钻头”是用人造金刚石、钴合金钢、锰合金钢等来制作的,刘云龙暂时还没法制造。
贝喜鲁说道,打造这种铲子没啥难度呀。
刘云龙说道,你以为这把洛阳铲很容易打造吗?这样一把小铲子,要经过制坯、剪边、煅烧、淬火、成型、磨刃好几道工序呢。
贝喜鲁问道:“你想盗墓?”
刘云龙说的:“我们都是朝廷的守法臣民,怎么能盗墓呢?这种铲子是找矿用的。”
“你要开矿?”
“对呀,找到矿石后,就开矿。”
“用什么材质打造这种铲子?”
“用7份铜,2份熟铁,1份铅。”
后世的洛阳铲是用铜铁铅合金制作的,其铜:铁:铅配比是7:2:1。
“铅比较容易化成水,我们铁铺的熔炉还是没法熔化铜和铁,用淋铁法?”
“只能像‘淋钢法’、‘苏钢法’那样,把铁、铅淋到铜里面。”
铅的熔点只有327.46c,铜和铁的熔点都在1100c左右,铁铺的熔炉还没法把铁、铜熔化成水,只能使用“淋渗法”,即把铁、铅通过“淋”再渗透到铜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