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马来半岛的矿产(第2页)

 马来半岛北部的丹那沙林山脉是一条富含锡、钨、锑的成矿带,因此马来半岛中北部的沙墩、攀牙湾、普吉岛、拉廊、丹老、土瓦地区也有大量锡钨矿、锑矿。如普吉岛(phuket)东西两侧的海滨都有砂锡矿,普吉岛最大的砂锡矿是位于北部泰孟(thai muang)的海滨砂锡矿,矿层位于外海滩海平面12米以下,上面覆盖着4.5米厚的砂层,矿层平均厚度0.8米,矿体长度20公里,锡钨品位0.3公斤\/立方米。普吉半岛陆地的锡钨矿富含钽、铌,称为泰国东南部砂锡矿铌钽矿区,其中一个位于班阔扬的铌钽矿称为“素纳迪矿”。泰缅边境东16公里的兰帕赤河(lam pa chi)河道里都是冲积型砂锡矿。缅甸德林达依省(也称丹那沙林省)有几十个锡钨矿,丹老、土瓦是缅甸南部的两大锡钨矿集区,每个矿集区就有十几个锡钨矿。如土瓦东北40公里的哈敏技(hermyingyi)锡钨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锡钨矿,矿脉长1400米,宽550米,厚度2米左右;丹老东25公里的亨达(heinda,也称为海因达)锡钨矿,自已采挖了900万立方米的矿砂,保有储量至少还有900万立方米;土瓦北25公里的甘包(kanbauk)有个大型露天锡钨矿,距海边12公里;土瓦西北30公里的标因盖(mayingyi)有中型露天锡钨矿,距海边仅2.6公里。丹老(也称墨吉)地区最大的锡钨矿是东南85公里的thabawleik锡钨矿,该锡钨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最大的锡钨矿。另外,在丹那沙林市2公里有个达包莱锡钨矿,规模也比较大。泰国春蓬府西南部的班巴松(pakto)、班农(bangnow)也有丰富的锡钨矿,伴生锂云母。马来西亚境内的中部也有单独的钨矿,但储量太小,只能称为矿点。

 马来半岛的铝土矿也比较丰富,主要集中在马来半岛的南部,在柔佛州的柔佛山(johorbahru,也叫新山,位于新加坡北)、四湾岛(bungai rengit)(位于新加坡东)、彭亨州的关丹(kuantan)地区、丁机宜(即登嘉楼)州的甘马昔(kemasik)地区有几千万吨的铝土矿。柔佛山铝土矿附近有中型锰矿。

 马来半岛的铁矿是仅次于锡钨矿的矿产,很多资料中说马来西亚的铁矿资源在1亿吨左右,那是错误的。二战前,仅西马来西亚就有26座铁矿,其中霹雳州就有12座铁矿,如甲板、布先、埔地、端洛、怡宝等地都有铁矿,那时26座铁矿中有12座铁矿是由日本人经营的,有些是由华人、英国人经营的,如怡宝东南部的昆仑喇叭(gunung rapat)铁矿就是由华商钟森经营的。怡宝除了东南部的昆仑喇叭铁矿外,南部的佩坎帕潘镇(pekan papan,今已被遗弃)、石窟寺(cave temple,位于怡宝市南五公里)都有铁矿。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马来西亚铁矿的华人矿工烧毁了铁矿设备、炸毁了矿山,参加了抗日战争,迫使很多铁矿关闭。战后,这些被炸毁的铁矿大多没有恢复开采。目前马来西亚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丁机宜龙运县铁山(bukit besi),该铁矿于1916年发现,曾是东南亚最大的铁矿,1971年因官僚主义、工会问题关闭,2014年由中国某公司恢复开采,同时开采铁山矿区的硫铁矿。彭亨州的珑宾(bukit ibam)地区、柔佛州哥打丁宜(kota tinggi)的东西部地区都有大型铁矿,分别称为珑宾铁矿、佩莱卡南铁矿,以磁铁矿为主,储量在1亿吨左右。马来半岛西部丹老群岛(mergui archipelago,也称为墨吉群岛)中的科均岛(kala岛)有小型铁矿。泰国南部位于马来半岛中部黄山山脉的莱克山及万伦东北70公里的阁沙梅岛也有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