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什么叫绝世阳谋(后仰)(第2页)
“这个人被选上来之后,必然要回馈选自己的人,损公肥私就成了必然。”
徐妙锦犹豫了一下说道:“按照这个逻辑,大家都会选本地的人才,而不会选外地人。”
“就如山东人只会将票投给山东人,而不会投给山西人。”
“长此以往,会导致整个国家人心分裂。”
“一旦哪天中央权威不在,恐怕整个国家马上就会四分五裂。”
众人都不禁眼睛一亮,好像还真是如此啊。
华夏不就出现过这种情况吗。
宋朝时期华夏南北分裂,人心开始出现裂痕。
到了蒙元时期,又将汉人分为南方汉人和北方汉人区别对待。
等大明立国后,南北裂痕已经非常大了。
朝廷采用了许多方法来弥合裂痕,最后还是陈景恪玩了一招釜底抽薪。
人口大迁徙。
本来是为了解决地方宗族势力,将全国人口打乱。
结果顺带着就把南北裂痕给解决了。
华夏都尚且如此,从未统一过,碎的和渣渣一样的欧罗巴就更别想了。
徐妙锦能率先想到这一点,属实聪明。
老朱和马娘娘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两个想的更多。
如果一次是巧合,那接连两次都能猜到陈景恪的计划要点,说明她是真的脑子里有货。
再考虑到她也是陈景恪的学生……毫无疑问,她是得到了真传的。
以前她自己刻意藏拙,大家都知道她聪明,却不知道她的学识具体有多高。
现在既然知道了,就有必要调整一下对她的定位了。
当一个单纯的皇后,貌似有点浪费才华了。
关键现在大明正处在激烈的变革阶段,最不嫌多的就是人才。
只是调整她的定位,就要连带着调整对徐家的安排,牵扯实在太大。
而且她具体学到了多少,还有待进一步考察,所以这事儿先不急。
先将她纳入‘陈景恪研究小组’,等确定她的真实水平,再做决定也不迟。
在家里浇花逗鸟的徐达还不知道,他又被老朱和马娘娘给算计了。
听完她的分析,陈景恪也赞道:
“确实如此,一旦全民选举普及,再有族群思想的传播,欧罗巴永无一统之日。”
“就算出现了政治强人,靠着手段强行将大家捏合在一起。”
“等他不在了,失去强权压制,各地又会重新分裂。”
前世的南联盟就是最好的例子。
全靠铁托的个人威望维系,等他不在了马上就离心离德。
然后被美帝一通轰炸加制裁,再次分裂了。
其实就算没有欧美干涉,他们也一样会分家的。
大家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最终确定这确实是个坑。
等这个话题讨论完,陈景恪接着说道:
“在现实生活中,少数群体往往更愿意发出声音。”
老朱疑惑的道:“什么意思?”
陈景恪想了想,说道:“爱好比较小众的人,为了获得更多人的认同,往往更加愿意发出声音。”
“打个比方,苏东坡喜欢狗,讨厌别人吃狗肉。”
“他认为狗帮主人看家护院,还能陪伴我们,怎么能忍心吃它们呢?”
“他不止一次公开反对吃狗肉。”
一次他参加官宴,发现宴席上有狗肉,就勃然大怒。
但他又不能直说自己喜欢狗,这样显得太自我太自私了。
于是就从礼法上挑毛病,认为在宴席上吃狗肉不符合礼法。
事实上,他给自己找的借口完全站不住脚。
只是他名气大,强行将死的说成活的。
名气比他小的不敢和他争,名气打的懒得和他争这个。
主要还是大家都不愿意因为狗肉这点小事,得罪
名满天下的苏轼,从而选择沉默。
“所以我有理由怀疑,‘狗肉上不了席’这个规矩,很可能就是因他而起。”
“这就是所谓的,少数派更愿意发出声音。”
“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就可见一旦少数派掌权,会干出什么事情。”
老朱不屑的道:“苏东坡,浪得虚名也。”
“狗本就是六畜之一,为何不能吃?”
“百姓果腹尚且不能,他竟然为了一己之好,反对吃狗肉。”
“哼,伪君子也,难怪他的仕途一事无成。”
陈景恪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老朱这人爱憎分明,喜欢一个人就觉得哪都好,讨要一个人那就是全面否定。
不过也没必要反驳他就是了。
陈景恪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正常情况下,这些爱狗之人的影响力有限。”
“可是一旦这些人获得了选举权,情况就不一样了。”
“他们必然会发出更加强烈的声音,要求被选举人反对吃狗肉,否则他们就投票给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