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这个家不能没有老朱啊(第2页)
目前在籍的汉人人口有六千一百万,可以说笑傲全球。
然而再看看大明已占领的土地,这点人塞牙缝都不够。
陈景恪一个头两个大:“这次我们是真的把所有能动的人都算进去了,乞丐都没放过。”
“实在弄不出更多人口了。”
“就这么着吧,王国先给五千户,公国三千,侯国两千,伯国一千。”
“先让他们把架子搭起来,后续再慢慢给吧。”
“只能如此了。”朱雄英也叹道:
“历朝历代都嫌人口多,就我们嫌人少,恨不得再多一倍……不,再多十倍都不嫌多。”
陈景恪笑道:“现在真有六亿人,我能把全世界都打下来。”
“算了别瞎想了,还是赶紧把分封名单确定下来吧。”
分封名单其实早就确定的七七八八了。
加开国字号的贵族有一百八十一家。
其中三十三家顶级贵族放弃了这次分封,比如徐达、傅有德、蓝玉等人。
耿子茂、李景隆、梅殷等人就更别提了,这会儿谁要是说让他们走,他们就和谁急。
不是他们高风亮节谦让他人,也不是不想要封国,而是他们想要的更多。
这些人或者他们的继承人,都是大明的高层决策者。
在大有为的时候,自然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抱负。
其次,大明周边发展受限,他们想去更遥远的地方。
比如殷洲。
那里才是真的海阔天空。
而且朝廷也确实需要他们来稳固统治,双方可以说一拍即合。
还有四十五家属于后起之秀,最近一二十年才崛起的,年龄普遍在三五十岁。
目前是军中骨干,也正处在大有为的年纪。
这种朝廷自然也不会放走,否则会影响到大明的国祚稳固。
所以朝廷也和他们协商过,就不参与这次的分封了。
当然,如果他们没啥追求了,执意要去诸侯国躺平,朝廷也不会强求。
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继续留在大明拼搏。
能脱颖而出的人本就不缺雄心和斗志,自然想再奋斗几年,看能不能再进一步。
这才是真正的名利双收。
真正要被分走的,全都是老一辈权贵。
年龄大了,能力有所欠缺,思想也跟不上时代,他们自己也没有啥大的抱负了。
关键是,他们的继承人在这一轮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继续留在大明也很难有太大作为。
强行留着他们,只会成为新人的绊脚石。
让他们去封国发光发热,对大家都好。
封国建立之初,也不需要他们干什么伟大的事业,不折腾让百姓休养生息就好。
虽然他们能力有所欠缺,可做到这些还是没问题的。
最后统计下来,共有九十八家,算上朱元璋和朱标的几个成年儿子,共计一百零七家。
看着地图上,大明周边被切割的支零破碎,陈景恪有些头皮发麻。
前世全球总共才不到两百个国家单位,这辈子光大明周边就有一百多。
等宗藩计划彻底完成,少说也得四五百国家。
真正的切割世界。
不过他敢肯定,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
要不了多少年,等大明的统治力下降,诸侯国就会开始相互兼并。
至于最后会形成几个政治群体,就不是他能预料的到的了。
但不论最后怎么发展,这些国家都是华夏一份子。
朱雄英想的就没有他这么多了,看着被切割的地图,他充满了成就感。
“现在我们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一句,大明远迈汉唐了吧。”
陈景恪颔首道:“目前来看,确实超越了汉唐。”
“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如果我们不能稳固胜利果实,用不了多久这一切都会化为泡影。”
朱雄英没好气的道:“你这人,就这一点最可恶,总是喜欢泼冷水。”
“我难道不知道这一点吗?高兴的时候就说高兴的事情,高
兴完了再说不高兴的事情。”
陈景恪知错就改:“明昭大帝英明神武,臣叹服。”
朱雄英:“……”
“得了,别扯淡了,四叔那边怎么解决?你可有办法?”
陈景恪有些头大,说道:“还能怎么解决,交给圣皇和娘娘处置吧。”
朱雄英愤愤的道:“四叔太不知足了,就他劳苦功高?四大塞王哪个不是功绩卓著?”
“别人就没和他一样违规讨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