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明军向我们发起进攻了!
耿子茂一直在关注正面战场的情况,他也很疑惑日本人为什么要送死。
带着参军部研究了许久都不得要领。
直到梁永怀那边的情报传递过来,他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靠送死造成精神压制?这是人能想出来的战术?
于是他感叹道:“果蛮夷也,其所思所想非我华夏之民所能揣度。”
林浩表情却非常凝重,说道:
“以后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敌人,如果不能及时应变,很可能会吃大亏。”
耿子茂不屑的道:“先火炮覆盖,再火铳攻击,最后骑兵收尾,什么样的敌人攻不破?”
“若不是陈侯有令,非必要不得干涉神机营的战术,我早就让梁永怀滚回来,我自己上手指挥了。”
“保证三天之内结束战斗,哪需要像现在打这么久?”
林浩摇摇头,说道:“那是因为这一战我们准备十几年。”
“但谁敢保证,以后每一战我们都能如今日般准备充分?”
“更多的会是各种遭遇战,到时候面对从未见过的突发情况,怎么应对?”
“而且你真的以为日本的战术没用吗?”
“如果换一支军队,熬到现在会有多少人崩溃?”
耿子茂不说话了,史书上描写过很多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大战,战场描写的很精彩。
可这些大战,几乎都不会描写逃兵。
就算写,也是一笔带过。
对于出现逃兵的原因,也基本归结于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统治者不得人心等等。
根本就没有人考虑过,士兵的心理问题。
事实上,每一场大战都会出现很多逃兵,哪怕是胜利方,逃兵也非常多。
战争时间线拉的越长,战况越激烈逃兵就越多。
为了防止军队溃散,各个势力都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
斩首是最轻的,三代亲属贬为贱籍是常见手段,更严重的甚至会株连全族。
其中以三国时期曹魏的军法最为严苛,一人当兵全家留在后方当人质。
当了逃兵或者投降,全家处死。
即便如此严苛的律法,依然有大批逃兵出现。
朝廷有朝廷的处罚措施,逃兵也有自己的对策。
借着大战的机会,假装战死,假装落水被水冲走。
逃走后伪装成流民,逃进深山当野人,去给权贵大户卖身当奴仆……
朱温为何要给自己的部下脸上刺字?
要知道,以前刺字是一种刑罚,只有罪犯脸上才会被刺字。
这就是把将士们当罪犯来对待的。
为何朱温这么干了之后,其他所有的军阀纷纷跟进?
军阀这么干能理解,为何宋朝作为一个较为稳定的政权,也这么干?
历史从来不会去记载这方面的东西,就算记载了也不会有人深究个人因素。
心理问题?
别说是古代,二十一世纪依然有大把的人认为,心理疾病是矫情造成的,是装的。
以至于读史书的我们产生了一个想法,古代生活困难,将士们为了一口吃的,会不要命的去杀敌。
这种想法不能说有错,但并不能代表全部。
耿子茂作为将领,自然知道逃兵是怎么回事儿。
以前他也如大多数将领一样,认为逃兵都是没卵子的人。
后来学习了文化知识,又接触了新式的抚慰制度,才渐渐有所了解。
人就是人,不是禽兽。
物伤其类、恻隐之心,虽然不敢说所有人都具备,但大多数人都具备这种特性。
在华夏文化里,恻隐之心被认为是道德的来源。
正常人杀了同类,尤其是大规模屠戮同类,很大概率会产生心理问题。
只不过人的自适应能力极强,大多数人都能自己撑过来。
但也有些人感情丰富,需要别人帮助才能走出来。
日本人的送死战术看似很愚蠢,那是因为神机
营接受过系统的思想教育,抚慰使和医护都能做心理疏导。
换成别的军队,恐怕这会儿出问题的人更多。
想到这里,他不禁再次叹道:“陈侯真乃天下第一智者也。”
只听这句话,林浩就知道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深以为然的道:
“是的,历朝历代谁能想到,将士们也是人,也有恻隐之心。”
“杀了太多人,也会有心理创伤。”
“只有他想到了,并且拿出了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