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明军的破绽
随着火铳火炮声响起,后方观战的日本各将领无不目瞪口呆。
他们设想过无数种结果,独独没想过眼前这种。
这已经不能称之为战争了,就是一场屠杀。
此时他们也终于明白,明军为何在阵地前挖坑埋桩了。
就是拖延日军行进的速度。
好不容易逃离阵地的日本兵,还没来得及高兴,一阵更加剧烈的爆炸声在身边响起。
又有数百人被炸死炸伤。
不过还好,明军只象征性的发射了一轮火炮就停止了,剩下的人得以逃过一劫。
最后一统计,五千人就只剩下两千一百余人,还有数百人受伤。
两千八百多人,倒在了那块之前他们嘲笑的阵地之上。
面对这个结果,所有人都沉默了。
从他们进入阵地到最后逃离,只过去了两刻钟,甚至两刻钟还不到。
足足两千八百多人倒下。
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却从未见过……不,连听都没听说过如此惨烈的战争。
这不禁让他们产生了怀疑,我们真的能击败面前这支军队吗?
足利义持脸色难看,久久不能言语。
伊藤正夫深吸口气,出列说道:
“大御所阁下,方才明军所使用的,应该就是火铳了。”
“对面那支军队,就是传说中的神机营。”
“大明皇家禁军,由那位安平侯亲自训练的军队。”
足利义持以为他又要劝说自己撤兵,不耐烦的道:
“你想说什么?如果是劝我罢兵,就不要再说了。”
伊藤正夫说道:“大御所误会了,我亦知晓,两军一旦开战我们就再无退路,又怎么会劝大御所退兵。”
实际上是足利义持再无退路,要么输的一无所有,要么赢的盆满钵满。
他若是受挫而退,立马就会被人推翻。
毕竟,他只是幕府将军,不是天皇。
足利义持有些意外,竟然不是劝退兵,态度不禁好转了许多:
“不知兵部卿有何高见?”
伊藤正夫指着阵地说道:“火铳装填困难,射击频率并不高。”
“方才我听他们火铳的声音,非常的密集,想来他们应该是找到了某种方法,规避了这个缺点。”
足利义持惊讶不已,不禁赞道:“兵部卿阁下果然心细如发,竟能察觉到这一点。”
关键还是,大家都被火铳的杀伤力给震惊了,他竟然还能保持清醒,太难得了。
所以足利义持话语里,也带上了尊称。
其他人也都对其佩服不已,果然不愧是兵部卿啊。
伊藤正夫却没有丝毫的兴奋,而是面色严肃的道:
“虽然不知道明军用了什么方法,规避了火铳装填慢的缺点。”
“但他们也绝对没有办法违背常理,改变装填的速度。”
“方才我听火铳的声音,依然有明显的停顿。”
“所以我断定,明军虽然火力凶猛,但射击的频率是有上限的。”
足利义持也不是庸才,听他一直强调射击频率,也大致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了。
甚至他已经想到了,如何针对这一点设置战术。
只是,这个战术就是派人去送死,会影响到他的地位。
所以他并没有抢这个风头,而是故作未知,诚恳的请教道:
“不知兵部卿阁下可有破解之法?”
伊藤正夫却没有想那么深,见他如此尊敬自己大为欣慰,说道:
“火器胜在远程攻击,一旦近身杀伤力反而不如刀枪。”
“所以只要我们能突破火铳封锁,突进到城墙之下,此战就赢了七成。”
“我观明军火铳,有效射程应当在五十丈左右。”
“最好的办法就是派遣骑兵,利用速度冲过这段死亡距离。”
五十丈,对于骑兵来说也就是一个加速而已。
足利义持故作失望的道:“哎,明军
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挖坑埋桩迟滞我们的速度,如之奈何啊。”
况且,他们也没多少骑兵。
日本本土没有马,汉朝时期从中国引进了马匹繁衍。
但马这东西需要广阔的平原奔跑,日本显然不满足这个条件。
于是引入日本的马匹一代代退化,到了这会儿普遍比较低矮。
只能用作驽马,用来骑乘的战马太少了。
前世明治维新后,日本从世界各地引进优良马种改良,才有了后来的‘东洋马’。
这一世可没明治维新,再加上大明十余年的封锁,导致日本战马更加稀缺。
只有高级将领才有战马,低级将领和武士,能有驽马骑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