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499章 日本的变局(第2页)

 造成的结果就是,日本的人口进一步下降。

 现在日本总人口,已经从巅峰的一千两百余万,下降五百余万。

 整整减少了两倍还多。

 现在日子难过的已经不只是百姓,就连权贵之家都青黄不接了。

 日本从上到下,都已经厌倦了战争,南北合流已成必然。

 这不是大明派一些人过去挑拨离间就能改变的。

 看着手中的情报,回忆日本目前的情况,陈景恪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

 “从日本传递情报到大明,最快也要两三个月,恐怕此时日本两朝已经在商量合并的事情了。”

 “等我们的处置命令传回去,他们已经完成合并了。”

 朱雄英愣了一下,说道:“两朝合并牵扯甚广,不会这么快就达成一致意见吧?”

 陈景恪放下情报,说道:“日本也知道大明不会放任他们合流,必然会趁着我们传递消息的空档,将此事做成定局。”

 “至于后续整合……先完成合流,后续再慢慢磋商也不是问题。”

 朱雄英恍然大悟,说道:“确实如此,他们也知道,我们来回传递消息需要半年时间。”

 “必然会趁着这个空档完成合流。”

 说到这里,他脸色一狠,道:“本来我还想等变革完成再动手,看来不得不提前了。”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现在变革大体已经完成,后续就是慢慢磨合,朝廷可以抽出手去处置日本了。”

 “况且,打下日本这么大一片土地,对将士们也是个极大的激励。”

 前面说过,在确立分封制的时候,朝廷就划定了不封之地。

 日本并不在不封之地的范围内,也就是说,这块土地打下来是要分封给诸侯王的。

 这么大一片土地,少说也能诞生几十个诸侯王。

 将士们不积极才见鬼。

 朱雄英立即召集大都督府诸将和内阁七学士,商讨征伐日本之事。

 至于为什么军事会议要让内阁学士参加……后勤要靠他们。

 而且后续的占领、教化也要靠文管集团,所以七学士是必须要参加的。

 当然,他们也只是参与总决策的商议,就是决定打不打。

 具体的军事行动就和他们没关系了,这是大都督府的事情。

 听说要打日本,诸将激动的眼珠子都快冒出来了。

 老将郭英不顾疾病缠身,非要出征日本。

 面对劝阻,他还振振有辞:“我当年的封号就是靖海将军……咳咳……舟山水师也是我创建的。”

 “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少的了我……咳咳咳……”

 因为太激动,说一句能咳三次,众人看的相当无语。

 可这老头谁的劝都不听,让众人非常无奈。

 最后还是陈景恪偷偷派人去请了老朱。

 老朱过来二话不说,拎着他的耳朵就往外走:

 “打仗是年轻人的事,你老小子凑什么热闹。”

 等出了大都督府的大门,老朱黑着脸骂道:

 “咱看你是老糊涂了,这是雄英第一次展开军事行动,你竟然让他下不来台?”

 “要不是看在你从小就跟着咱出生入死的份上,咱真恨不得一刀剁了你。”

 郭英这才反应过来,一脸惶恐的道:“那怎么办?我现在去给陛下赔罪。”

 老朱呵斥道:“赔什么罪,还嫌这事儿不够丢人吗。赶紧给咱滚回去,好好配合这次行动。”

 “不要让雄英丢了面子,否则就算咱不动手,其他勋贵也会将你撕了。”

 郭英猛的打了个哆嗦,连忙说道:“是,我这就去。”

 说到底还是大分封,诸侯王的法统来自大明天子的册封。

 谁敢动摇天子的地位,就是在挑战所有勋贵。

 至少在大分封完成之前,是这样的。

 郭英方才的行为,犯了两个忌讳。

 一个是差点让皇帝下不了台,一个是间接损害了勋贵们的利益。

 也就是他和老朱关系亲近,否则就方才的举动,他已经离死不远了。

 看着郭英的背影,老朱无奈的叹道:

 “看来,是

时候让一批老家伙退下来了。”

 要说他们不支持朱雄英,那是不可能的。

 勋贵集团才是朱家统治的基础,也是最拥护朱家的人。

 谁敢质疑朱雄英的地位,他们就敢和谁拼命。

 可在没有敌人的时候,他们又会仗着功劳和资历,做一些出格的事情。

 这是人性,是很难避免的。

 目前除了徐达、傅友德等寥寥数人,其他老将能把握好这个度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