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447章 举世震惊(第2页)

 “神机营去东南抗灾救民,即刻出发。”

 “大明周报做好相关报道,具体怎么做问安平侯即可。”

 听到这个命令,解缙、徐允恭等人别提多震惊了。

 军队抗灾救民?

 太上皇难道老糊涂了?

 但随后陈景恪也站出来证实了这个命令,接着他又解释了这么做的原因。

 当然,他没说温寒变的事情,只说是太上皇心系万民。

 以及之前相关的思想教育课程,比如什么军民一家亲,军队来自于民等等。

 现在万民受灾,军队岂能坐视不理,必须要做点什么。

 末了他说道:“我们给将士们讲了十年的忠君爱国护民,现在是时候落到实处了。”

 “这次行动既是奉皇命救万民,也是对我们十年抚慰制度的一次考核。”

 朱雄英斩钉截铁的道:“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徐允恭等人表情异常的严肃,起身郑重的道:

 “若不成功,末将等提头来见。”

 抚慰使制度是太子提议建立的,这些年也一直是他在负责。

 可以说,这是他的政绩。

 如果这次行动成功,那他的威望将能直接比肩朱标。

 可一旦行动失败,抚慰使制度就会变成笑话,对他的威望也是个不小的打击。

 而造成这一切不利局面的他们,会不会死不知道,但这辈子的仕途肯定是头了。

 所以,这次行动影响实在太大了。

 解缙震惊之后则是激动,前所未有的壮举,一旦成功大明的军队将会迎来一次巨大蜕变。

 这种行动他竟然有幸参与,并且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又如何能不让他兴奋。

 “臣遵旨,定好好配合神机营,让万民知晓陛下的仁德,明白军队的功绩。”

 老朱微微点头,解缙确实不错,有学识有操守,关键还不死板能领会上意。

 让他来当大明周报的负责人,是真的选对人了。

 不过他并没有提拔解缙,这是留给宝贝孙子的人才。

 等雄英继位,可以提拔他进入礼部或者国子监,最后未尝不能入阁。

 陈景恪也非常满意,解缙直接就抓住了这次宣传的核心。

 首先自然是点明皇帝的恩德,没办法皇权社会万事都要把皇帝摆在第一位。

 其次重点宣传军队的功绩,不能让将士们的血汗白流,要让他们享受应有的荣誉。

 但仅仅是这些还不够。

 他看着解缙,说道:“还要拿历朝历代的军队和大明的军队做对比,让世人明白大明与前朝的不同之处。”

 “最好深度剖析,为何大明军队能这么做,前朝军队不能。”

 解缙马上就明白他的意思了,只有横向对比才能体现出大明的优越之处。

 这种对比,已经普遍应用于宣传工作之中,效果是非常好的。

 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都能数落出好多大明比前朝优越的地方。

 换来的就是忠诚和认同感。

 大明激进的改革,遭到了很多保守派的反对,却始终没有引起大的乱子。

 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百姓记着朝廷的好。

 有人想鼓动百姓抵制新

政,也基本得不到相应。

 在百姓看来,这么好的朝廷怎么会制定害民之策?

 肯定是你们这些当官的有问题。

 可以说,大明朝廷是亲眼见识到了,掌握舆论带来的好处。

 解缙作为掌管朝廷喉舌的人,比一般人更明白这一点。

 “好,回去我就收集历朝历代军队情况,和神机营这次的行动做对比。”

 “不过,陈侯何不自己写一篇文章,想来效果会更好。”

 陈景恪点头道:“我会写的,最好请太上皇和太子写一篇。”

 老朱当即就说道:“明天我会派人将文章送到翰林院。”

 朱雄英也同样如此。

 之后老朱、朱雄英和陈景恪,开始向徐允恭他们布置具体的任务。

 其实主要是陈景恪布置任务。

 先给将士们做思想工作,尽量不要让他们带着怨气去灾区。

 每一期的大明周报,都必须读给将士们听,让他们知道万民感谢他们。

 当然,光有荣誉还不行,还得有实打实的好处。

 “告诉将士们,将这次行动当成一次战役。”

 “所有参与的人,皆记嘉奖一次。”

 “受伤者加两级军功,伤残者加三级军功,牺牲者按斩首十级计算军功。”

 听到这个封赏,徐允恭等人心中的石头顿时去了大半。

 永远不要小看军功爵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