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442章 祸不单行(第2页)

 “不修铁路的时候,就维护铁路,研究修铁路的技术。”

 “比如如何在山体上开挖隧道,如何架设天桥沟通天堑……”

 “只有培养出一支技术精湛的工人队伍,才能实现铁路贯通全国的宏伟蓝图。”

 这个提议自然获得了朱标等人的赞同,就连群臣都没有反对。

 毕竟火车的用处大家都懂。

 培养一支专门的铁路工人,是非常有必要的。

 就如漕运一样,大明可是养着一个涉及百万人的漕运体系。

 不过对于陈景恪随后的一个提议,就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

 铁路工人的待遇问题。

 陈景恪觉得应该给他们提高待遇,毕竟修路太累了。

 将来要跋山涉水,要远赴外地,某些荒山野岭可能一呆就是好几年。

 必须要提高相应的待遇。

 群臣则认为,这样做开销太大了。

 那些出外勤的,提高待遇还能说的过去,但又不是所有人都出外勤?

 怎么能都提高呢。

 于是在朱标的提议下,拿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日常待遇不变,出外勤根据实际情况发放补贴俸禄。

 如此皆大欢喜。

 但陈景恪知道,在这件事情上,群臣是主动让步了的。

 换成别的项目,想提高工人待遇,想都别想。

 这些人对于财政预算卡的非常死,朝廷私下怎么花钱那他们管不着。

 但官面上的钱,分毫必争。

 当然了,他们让步也不是因为陈景恪面子大,而是因为铁路。

 还是那句话,铁路太重要了,大家都不想因为一些小问题制造障碍。

 铁轨修好,就等火车了。

 陈景恪抽空去研究院看了一下,在组装车间里见到了一台初步成型的庞然大物。

 邬秉让命人将火车启动,骄傲的说道:

 “锅炉和动力系统已经组装好,每天都会启动一两个时辰进行磨合。”

 “现在正在制造的配套设备,等这些设备组装磨合好,就能进行真正的试车了。”

 “……再有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吧。”

 陈景恪很是欣慰:“不错,到时候我给大家请功。”

 “制作流程和标准都总结出来了吗?”

 邬秉让大声说道:“都在同步进行,若非你一再要求必须流程化和标准化,我们能提前三个月完工。”

 原始火车的制作难度其实并不高,以大明此时的技术能力,并不难制作出来。

 尤其是研究院聚集了全国最顶尖的那一批工匠。

 很多看似麻烦的问题,他们可以想出很多土办法解决。

 但‘土办法’基本都是量身定制的,说白了只适用于这一台机器。

 放在别的机器上,就不管用了。

 作为穿越者,陈景恪可太清楚流程化和标准化的重要性了。

 所以他态度坚决的拒绝了‘土办法’,必须要做到标准化。

 用同样的办法,能‘复制’出无数量一样的火车。

 这就导致,遇到了问题不能用土办法解决,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

 然后制定出统一的标准。

 后果就是,拖慢了造车的速度。

 但对于陈景恪来说,速度慢一点无所谓。

 现在多花点功夫,能为以后节省大量的时间。

 之后他又转了一圈,就返回宫中,准备和朱标汇报一下情况。

 哪知刚入宫就听到一个消息,太子妃有喜了。

 他连忙去东宫,果然发现老朱、马娘娘、徐达等人都在。

 就连福清都在。

 大家脸上都堆满了笑容。

 见到陈景恪过来,大家都开始拿他打趣。

 老朱和马娘娘不停的说,这孩子来的巧,说明和陈家有缘分。

 就连朱标、徐达、福清、徐妙锦等人,都深以为然。

 巧合实在太多了。

 福清结婚那么多年没动静,徐妙锦刚入宫不久就有喜了。

 然后没多久,徐妙锦也有喜讯传来。

 要说这俩孩子没缘分,谁都不信。

 陈景恪心下则不以为然,福清赶在这会儿有喜确实是巧合。

 徐妙锦有喜,纯粹是受福清影响了。

 前世存在一个现象,同一个宿舍的几个女生,生理周期会趋同。

 有些女生生理周期不稳定,住一段时间宿舍也会变得稳定下来。

 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怀孕也有类似的情况,一个女人怀孕,周围必然会有别的女人怀孕。

 城市里大家关系比较疏远,这种情况还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