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433章 这是未来(第2页)

 “走的也太慢了,速度能不能再快点?”

 邬秉让头都没回的说道:“这是缩小版的样机,速度很慢。”

 “我们推测过,大型的要四五尺宽,六七尺高,十几二十尺长。”

 “速度会比现在快一点,嗯,比成年人走路的速度要快一点。”

 蓝玉皱眉说道:“才比人走路快一点吗?”

 朱元璋笑道:“憨货,人会累这铁疙瘩可不会累,能连续不停歇的走。”

 “你算算一天能走多远。”

 蓝玉还真就掰着手指算了起来。

 不只是他,很多人都跟着一起算了起来。

 别以为将领都是直来直去的性子,数学肯定不好云云。

 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想法。

 大家以为将领每天都要想着怎么练兵,怎么去算计敌军。

 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儿。

 将领考虑更多的其实就是各种琐事。

 各种物资的多少,使用情况。

 每天走多少里路,消耗多少粮食,怎么才能让运输粮食消耗最小化。

 这些都是他们需要掌握的。

 可以说,一个真正的高级将领,每天都要和数字打交道。

 对数字不敏感的人,是当不了优秀将领的。

 比如蓝玉,他几乎是眨眼时间就给出了数字。

 正常成年人空手的平均速度,差不多在每时辰二十里左右。

 这车跑的比人快一点……就按和人一样的速度,一个时辰二十里。

 一天十二个时辰……

 “二百四十里?这铁疙瘩每天能走二百四十里路?”

 他震惊的说道。

 所有人都被这个数字给惊住了。

 老朱笑道:“现在知道火车的厉害了吧。”

 蓝玉目光看向火车,就像是在看瑰宝:“厉害,太厉害了。”

 其他人也都是一样的态度。

 每天二百四十里,距离再也无法阻碍大明的统治了。

 朱雄英翻了个白眼,他可是记得很清楚,这些话都是当初陈景恪说的。

 现在被皇爷爷拿来显摆来了。

 关键是,显摆的人竟然不是他,有点失望。

 朱标只是笑而不语,这也是父子默契了。

 当老朱想要表现自己存在感的时候,他这个当儿子的就会刻意隐藏自己。

 

 当他需要展现皇帝权威的时候,老朱则会隐于幕后给予支持。

 现在无疑是老朱的主场。

 这时,一直沉默的陈景恪忍不住说道:

 “火车只能白天走,晚上黑灯瞎火太危险了。”

 徐达说道:“就算每天只能走六个时辰,也是一百二十里,那也了不得啊。”

 汤和附和道:“是啊,十天就能走一千多里,一个月就能从南走到北。”

 冯胜说道:“还不用废一点人力,将士们到达目的地直接就能作战。”

 李善长说道:“这算什么,运送军需物资才是大头。”

 “以往输送军粮,超过千里有九成粮食就要消耗在路上。”

 “有了这个火车,军粮能一粒不少的运送到千里之外,乃至万里之外。”

 “这能节省多少国力和民力啊。”

 众人越讨论,越觉得火车实乃国之利器。

 不知道谁率先夸起了陈景恪,于是话题又变成了对他的吹捧。

 陈景恪只是谦虚的道:“都是研究院诸位的努力,才能将此物造出来。”

 邬秉让则表示,他们完全是按照陈景恪的设计来做的,不敢居功。

 实际上他这是谦虚了。

 虽然主体结构是参照了陈景恪画出来的草图。

 可让草图变成实物,中间有太多细节需要去做。

 而这些细节,都是靠研究院的人一点点琢磨出来的。

 正在兴头上的老朱大手一挥,都别谦虚了,都有功劳,都有重赏。

 最后的结果是,研究院的人加薪的加薪,升职的升职。

 总之现场一片欢腾。

 唯独陈景恪,啥也没捞着。

 不过陈景恪啥也没说。

 他知道老朱不是不给,而是准备给个大的。

 会连带既往的功绩,给一个阶段性的封赏。

 毕竟年龄也到了,以前因为年龄而推辞的封赏,也是时候兑现了。

 -----------------

 众人跟着小火车绕了好几圈,马娘娘先扛不住了,带着徐妙锦等女眷去了一边歇着。

 看着依然兴致不减的一群大男人,实在有些搞不懂。

 火车虽然确实挺新鲜的,可这么看有啥意思?

 如果老朱听到了,一定会告诉她们:

 有意思,可太有意思了,能看一整天都不累。

 陈景恪虽然也觉得很有意思,可他毕竟是过来人,率先恢复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