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416章 死亡名单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之后群臣终于得知了事情的缘由。

 秽乱宫闱。

 难怪太上皇如此愤怒,这事儿换成谁都不能忍。

 随着更多细节披露,朝野更是无语。

 周骥瞒着他爹和宫女乱搞,他爹仗着太上皇同乡的身份逼宫。

 太上皇想了解逼宫的详情,看看有没有别的阴谋,结果全露馅了。

 这父子俩还真是……

 坑爹的见过,坑儿子的也不少,父子俩互相坑的还真是少见。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这一群人再次用事实验证了一个道理:

 不作死就不会死。

 关键是,他们自己作死就算了,还把大家都给连累了。

 看太上皇的架势,很明显是想再次对朝堂进行一次肃清。

 如果是别的原因,他们还能抗议,还能腹诽太上皇残暴。

 可现在真的没人敢劝,就连私下讨论都不敢。

 这个节骨眼上,谁劝谁倒霉啊。

 大家一边痛骂胡美、周骥等人,一边进行自查,看看自家有没有做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情。

 尤其是家里的奴仆和老家的亲族,更是要严查。

 很多时候,事儿就是坏在他们身上。

 其中最着急的,还是胡美、周德兴等人原本的亲朋好友,以及和他们一起逼宫的人。

 原本这些人就很焦急,拼命打听他们犯了什么事儿,自己会不会被牵连。

 现在终于可以放心了……放心去死了。

 有些人还在尝试挣扎,有些认命的已经开始散尽家财,并让部分子孙隐姓埋名躲起来。

 不管会不会真的牵连到他们,多做几手准备是没问题的。

 朱元璋虽然心狠手辣,但除了主犯,并不会对其他人赶尽杀绝。

 所谓诛九族,真正被杀的也就是主要亲属,远房亲戚只要不自己跳出来,一般是不管的。

 让部分孩子隐姓埋名躲起来,等风头过了就能活下来。

 再遇到大赦天下,就能过正常人的生活了。

 什么通缉令追杀几十年,这种事情非常少见。

 前世傅有德等人被杀,他们的很多子孙原地隐居,朱元璋也没有追究。

 甚至江湖传闻,蓝玉都有两个儿子藏了起来。

 不管传闻是真是假,老朱的规矩就是:

 主犯死了之后,其他人躲过去了那就是运气好,基本不会追着赶尽杀绝。

 大家正是因为了解老朱的脾气,才会在预感到危险后,让部分子孙隐藏起来。

 为什么只是部分呢?

 很简单,如果全藏起来,那不是把老朱当傻子吗。

 你得拿一部分人出来平息他的怒火,他才会放过剩下的人。

 权贵们乱成一团,民间则不一样,突出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

 秽乱宫闱。

 既是桃色新闻,又涉及皇家,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好的八卦吗?

 再加上正好是科举期间,数万学子齐聚京师,想不热闹都不行。

 于是各种版本的谣言就流传出来了,各种不堪入目……

 还有些不怕死的,编写了各种小段子,甚至有相关的小黄书出现。

 一时间皇宫成了糜烂、藏污纳垢之所。

 但吃瓜有风险,吃皇家的瓜风险更大。

 锦衣卫出动一天之内就抓了三千多人,接下来几天又陆续有数千人被抓。

 京师各衙门的大牢都装不下了。

 一时间洛阳人心惶惶,再也没有人敢谈论此事。

 家里有人被抓的,就开始着急了,四处托人打听情况,积极打点营救
 



 然而根本就没有用。

 抓人的是锦衣卫,地方衙门有心无力。

 也有人觉得朱标好说话,就找到他试图劝说:

 “陛下,马上就要过年了,如此人心惶惶恐……”

 然后他们也被一起打入诏狱了。

 直到这时,群臣才反应过来,这事儿丢人的不只是太上皇,还有皇上朱标。

 也不怪他们,主要是最近全是朱元璋在操作,朱标全程隐身。

 以至于大家下意识的忽略了,他也是受害者。

 朱标的反应再次告诉众人,任何男人对这种事情都是无法忍受的。

 脾气再好的人,面对这事儿都会暴怒。

 于是没有人敢再劝。

 至于年,还是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