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368章 新大陆(第2页)

 对此蓝玉保持怀疑,没有军功爵,要不是为了出人头地,谁踏马去当兵啊?

 他自己当兵,就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才跟随姐夫常遇春投靠了老朱。

 当时,但凡家里有十亩良田,能安生过日子,鬼才愿意去当兵。

 他当即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陈景恪笑道:“没想到,梁国公都学会思考这些问题了。”

 蓝玉也不气,说道:“没办法,天天和你们这些人在一块,就算不想思考都不行啊。”

 陈景恪摇摇头,解释道:“你说的都没有错,大家当兵首先想的就是博取军功,改变阶级。”

 “但个人的追求,恰好又符合正义,岂不是更好吗?”

 蓝玉想了想,也不得不承认:“你说的确实有道理,那就这么着吧。”

 “回头你找都督府那边,让他们拿出具体的章程,我负责监督执行。”

 大明的新版内阁,职能与前世的政务院差不多,只管民政。

 军队方面依然由五军都督府管辖。

 五军都督府与内阁平级,直接效忠天子。

 原则上,有什么想要变革的,只需朱标下一道旨意就可以了。

 两人正聊着,仆人来报邱广安邱阁老来访。

 邱广安也算是常客,陈景恪也没多想就让他进来了。

 互相寒暄了几句,他就道明了来意。

 皇帝如此干脆的就给钱,是不是有什么大计划?

 陈景恪也不得不感慨,都是老狐狸啊,一点点异常就能窥探到不对劲儿。

 关于大分封的事情自然不能对他说,只是道:

 “大计划确实有,但具体情况现在还不好说。”

 所谓不好说就是不能说,邱广安尽管很好奇,却也没有追问,而是说道:

 “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地方吗?我提前做好准备。”

 陈景恪想了想,说道:“这个大计划需要迁徙大量百姓,粗略估计要迁走百万之众。”

 “让户部提前做好准备吧,切记不要走漏风声出去。”

 蓝玉马上就明白,这是为明年分封做准备。

 每个封国给数万百姓,足以将国家的架子给搭建起来了。

 

 有了这百万移民,同化南洋不过是时间问题。

 邱广安有些动容,竟然涉及到百万人的大迁徙,

 朝廷虽然一直在对人口结构进行微调,调整方向有两个。

 其一是人多的地方,往人少的地方迁徙。

 其二是蛮汉互迁,以达成民族融合。

 但一次性迁徙百万人,依然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他情不自禁的开始思考,到底往哪里迁?

 西域?云南?辽东?

 这些地方都有可能。

 但他却知道,绝不可能是这三个地方。

 因为对于这三个地方,朝廷已经有详细的计划,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执行就可以了。

 没必要突然大动干戈。

 不是这三个地方,那是哪里?

 可惜,情报太少他分析不出来。

 既然想不出来,他也就不再多想,而是问道:

 “这次迁徙百姓,有什么标准吗?”

 陈景恪想了想,说道:“全部都要是汉人,不能只从一个地方迁人,将这些人打散安置。”

 说到这里,他又特意叮嘱道:“多准备点郎中和草药,一定要确保迁徙百姓的健康安全。”

 邱广安郑重的应了下来。

 哪里的百姓可以迁走,如何安置等等。

 提前做好准备,能节省很多麻烦。

 尤其是安置百姓,需要考虑的就更多了。

 种子、农具、一定的口粮,乃至耕牛、医药等等。

 一样做不好,都会导致严重后果。

 不过还好,大明对人口迁徙已经有丰富的经验了。

 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说完此事,陈景恪又顺势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差不多后年,朝廷要开始医疗体系建设。”

 邱广安疑惑的道:“医疗体系?”

 名字他懂,应该和治病救人有关,可这玩意儿需要怎么建设?

 陈景恪说道:“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大量医生,至少要做到一个村子有一名郎中。”

 “啥?”邱广安有些坐不住了:“每个村子一名郎中?你知道大明有多少村子吗?”

 蓝玉一听这话就有点不乐意了,我得挺我儿子的师父,当即就说道:

 “大明有多少村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有些事情不去做永远都做不到。”

 “要是容易做了,还要你们做什么?”

 邱广安被怼的哑口无言,却也知道不能和蓝玉一般见识,只是将目光看向陈景恪。

 陈景恪忍住笑,说道:“梁国公此言大善,我们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年做不成就十年百年,总有一天能实现医疗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