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323章 再造乾坤(第2页)

 越看就越是震惊。

 原来还可以如此治理国家……

 如果真能实现这上面所写,那大明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这就是你心中的世界吗?

 两人看向陈景恪,同时想道。

 朱标看他们震惊的样子,犹如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在没有看到这份计划之前,谁能想到国家还可以这样建设?

 “两位,对这份计划有何意见?”

 李善长深吸口气,说道:“叹为观止……敢问这份计划可是陈伴读所作?”

 朱标颔首道:“确实是在陈伴读的建议下所作。”

 李善长由衷的道:“陈伴读真乃亘古第一经天纬地之才也,老夫自愧不如。”

 陈景恪谦虚的道:“韩国公谬赞了,晚辈愧不敢当。”

 徐达也说道:“若真能依计划所行,大明将开创前所未有之盛世。”

 朱标说道:“哦,魏国公以为此法可行?”

 徐达迟疑了一下,说道:“以现今官吏的能力,恐怕无法执行如此复杂的计划。”

 让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官吏,去安民、收税还行。

 去发展地方经济,那不是扯的吗?

 朱标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严肃的道:

 “我知道,这份计划对大多数官吏来说,过于复杂了。”

 “所以才需要内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

 “慢慢的刺激官吏主动学习,去适应这份计划。”

 “如果我们不去做,官吏永远都不会进步。”

 “我们从当下做起,或许会很难,但十年二十年后,世界就会变得大不一样。”

 换成一般人,大概率会被他说的热血沸腾。

 然而面前这两位哪个不是官场老狐狸,并不为所动。

 李善长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现有的官吏人手也不够。”

 

 一个县正式的官员才四个,其他都是吏。

 靠这四个人去负责这么庞大的计划,也忙不过来啊。

 “若要执行这些计划,就要增加职务……职务增多就会增加朝廷的财政负担……”

 朱标赞道:“韩国公目光如炬,现有的官员配置,确实不足以满足新计划的需求。”

 “所以,完善衙门官吏配置,也是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

 “官吏增多确实会加重朝廷的财政负担,可一旦他们起到作用,就能为朝廷创造更多的价值。”

 “可是……”徐达还想说什么,却被李善长给拦住了。

 “陛下所言甚是,不能畏惧眼前的困难就踌躇不前,万事都要试一试才知道行不行。”

 徐达很是疑惑,你咋突然改口了?

 不过现在不是追问的时候,就将疑问压了下来,准备私下再问。

 朱标笑道:“韩国公所言甚是,凡事总要试一试才行。”

 “你是大明礼法制度的奠基人,在治国一道经验丰富。”

 “这份计划如何实施,还需要你来拿主意啊。”

 李善长拱手道:“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完成计划。”

 朱标满意的点点头,又对邱广安五人说道:

 “五位卿家需多向两位国公学习,尽快熟悉政务。”

 正看着计划书头皮发麻的五人,连忙道:

 “是,臣等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然后又朝李善长和徐达行礼道:“请两位国公多多指点。”

 事情就此定下。

 接下来陈景恪等人出面,详细为七位阁臣讲解计划书。

 一直到黄昏时分,众人才疲惫的下差。

 徐达等六人起身离开,留下一位阁臣值夜班。

 七大阁臣不可能同时休息,不论任何时候,都要保证有一个人在内阁当值。

 本来应该七个人轮值的,不过李善长和徐达身份特殊,就邱广安五个人轮值了。

 出了皇宫之后,徐达就拉着李善长走到无人处。

 他可是别了一肚子话想问,这会儿终于找到机会。

 “韩国公,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善长故作糊涂的道:“什么怎么想的?”

 徐达没好气的道:“咱们相识几十年了,你别给我装糊涂。”

 “那计划看似只是一份工作计划,实际上是对整个官僚系统的变革。”

 “而且是不同于历朝历代的,前所未有的变革。”

 “此等大事,你怎么如此轻易就答应了?”

 很简单的道理,以现在的官僚配置和运作模式,根本就不可能落实那份计划。

 想实施那个计划,就必须对现有的官僚系统进行变革,而且还没有先例可借鉴。

 这种大变革,必须经过无数推演才能小心翼翼的实施。

 可是李善长竟然如此轻易的就答应了,这是完全不负责任的做法。

 如果不是双方了解很深,徐达都以为他产生什么不好的心思了。

 李善长终于不再卖关子,说道:

 “因为这件事情背后的谋划,比你想象的还要大。”

 “就算我们不支持,陛下依然会去做。”

 徐达惊讶的道:“还有更大的谋划?你怎么知道的?”

 你个叛徒,能比我知道的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