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314章 伟大思想(第2页)

 “对他们来说,把地分给儿子,肉也是烂在自家锅里了。”

 “对于地主的儿子们来说,以前没有继承权,现在可以分到一份土地,自然是非常乐意的。”

 “甚至,如果父母不给他们分田,他们还会主动举报。”

 “真正抵制新政的,是累世官宦之家。”

 “他们有更高的政治诉求,也很清楚累进税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

 “而我们真正要打击的,就是这个群体。”

 听完陈景恪的分析,朱元璋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咱会让锦衣卫重点盯着这些官宦世家的,敢阻挠新政的,休怪咱不客气。”

 这话是带着血腥味儿的。

 上次借助赵瑁案打击地方大户,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

 猪也养肥了,正好开宰。

 就在老朱磨刀霍霍的时候,边关先后传来消息。

 晋王顺利拿下河西,燕王击破乃儿不花和咬住部。

 漠南已经没有成型的蒙古势力了。

 接到消息,老朱兴奋的连声叫好。

 两个儿子,都没有让他失望。

 “将战报公布出去,咱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明国祚稳如泰山。”

 在朝廷的有意宣传下,战报迅速传扬开来。

 随着教化工作的展开,百姓已经对大明建立了一定的认同感。

 此时大明旗开得胜,他们自然也跟着一起高兴。

 而官僚集团则感到心慌不已。

 朝廷越强,他们反对新政的危险性就越大。

 尤其是,这次统军的还是两个亲王。

 等两个亲王率军归来,恐怕皇帝的手段会更加强硬。

 一想到这些,本就已经脆弱不堪的心理防线,也迅速的破碎。

 很多士绅地主选择分拆自家土地。

 而他们的背叛,也加速了内部的分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投降。

 剩下的顽固派,已经无法阻挡大势。

 不过,分拆土地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即便上下一心都需要至少半年时间,更何况还有人抵制拖后腿。

 朱元璋的计划是,明年征收夏税的时候,完成此项任务。

 “嘿嘿……明年夏税开征还未完成分拆的,咱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阶梯性收税。”

 “这么一想,咱反倒希望他们不要分拆了。”

 对于他的恶趣味,大家就当没看到。

 都忙得团团转,谁有空陪他闹啊。

 陈景恪自己也是忙的脚不沾地。

 除了参与各种政策的制定,他还要重新梳理自己的改革计划。

 上辈子他只是个普通医生,穿越后靠着超前的知识
 

勉强站稳了脚跟。

 然后通过恶补知识,总算是勉强能应付当前的各种事务了。

 但对于如何打造一个时代,他依然没有成熟的想法。

 最开始他以为,进行制度变革,发展生产力、建工厂、搞工业化就能成功。

 随着对政治的了解越来越深,他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

 构建新时代,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然后他就迷茫了。

 他知道自己的变革有问题,却不知道问题在哪。

 直到司法独立失败,才让他陡然明白过来。

 他的变革缺了最重要的东西,思想。

 为什么司法独立会失败?

 因为当前的道德标准是儒家思想确立的,而律法又是根据道德标准来制定的。

 说白了,此时国家运转的底层逻辑,是儒家思想提供的。

 不改变这一点,司法就永远无法独立。

 至于用工业化倒逼儒家变革,这个计划也很难实现。

 工业化不是建工厂那么简单。

 前世直到二十一世纪,依然有很多国家,停留在工业化的门槛之外,就是最好的证明。

 工业化,需要相应的思想做指引才能完成。

 如果将工业化比作是一台电脑,工厂是电脑的硬件,思想就是软件。

 没有思想的工业化,就像是没有软件的电脑,就是一块电子垃圾。

 指望一块电子垃圾倒逼儒家进步,多少有点缘木求鱼的感觉了。

 同理,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一个伟大的思想做动力驱动。

 否则,往往会人亡政息。

 只有用思想武装起来的集团,才能自发运转,不因人而变。

 也只有伟大的思想,才能构建出一个伟大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