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301章 你们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看着沉默不语的众人,陈景恪说道:“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今何在?”

 “儒墨法道四大显学,墨家在秦一统后百年内就迅速消亡。”

 “法家也随后没落,道家现在只能依附于儒家苟延残喘。”

 张宇初等人有些尴尬,道教脱胎于道家,可对弘扬道家学问却没有多少贡献。

 “诸子百家都能消亡,强如墨法道都能没落,道教和佛教也一样可以消失。”

 “西汉以前不曾有佛道二教,大明以后也可以没有。”

 人群出现了一些骚动,不过很快就安静下来。

 “知道为什么百家会消亡,墨法道会没落吗?”

 “你们是不是以为,是儒家太强,将他们给击败了?”

 “我告诉你们,这个想法是错的。”

 “真正决定他们兴亡的不在于他们本身如何,而在于朝廷是否需要他们。”

 “朝廷需要,他们就可以兴盛。朝廷不需要,他们就会没落乃至消亡。”

 “那么我再问一次,佛道两教对朝廷有什么用?”

 “阿弥陀佛。”法正低声宣了一声佛号。

 张宇初表情也非常凝重。

 陈景恪充满鄙夷的道:“至少现在我看不到佛道对朝廷有什么用。”

 “看到的都是你们如何祸国殃民,如何掏空国家的底子,最后加剧矛盾导致国家灭亡。”

 “不要觉得自己多么重要,没了你们会有新的宗教出现,接替你们的位置。”

 “而且新宗教比你们更听话,更能为朝廷做出贡献。”

 如果是一开始,佛道两家肯定会嗤之以鼻。

 这千年来灭佛毁道的朝廷多了去了,那些王朝都消失了,我佛道两家照样存在。

 然而,看了看旁边人畜无害的毕良节等人,他们只觉得心情沉重。

 陈景恪眼神里闪过一抹笑意,要的就是你们恐惧。

 “不要把因果关系搞反了,不是朝廷离不开你们,也不是朝廷需要你们的帮助。”

 “而是你们必须向朝廷证明自己的价值,给朝廷一个让你们存在下去的理由。”

 “阿弥陀佛。”法正郑重的道:“谢施主指点迷津,我佛教愿深入民间,宣扬吾皇仁德。”

 张宇初也立即表态道:“道教立即就可以展开行动,请陈伴读拭目以待。”

 其他各派也纷纷表示,愿意为大明效力。

 陈景恪摊摊手,说道:“看,现在不是很好吗。”

 “什么教义规定你们要清静无为,都是放屁。”

 “就是好日子过的太多,不愿意去吃苦。”

 “当年佛教先贤一步一个脚印,将佛法从天竺传到中土。”

 “玄奘大师步行数万里,耗时十七年从天竺取回佛经。”

 “道教也不缺此等义士,若当年张天师不传教,哪来的道教?”

 “百年前长春子丘处机真人,以七十四岁高龄远赴西域面见成吉思汗,为全真为道教争取来了大兴的机会。”

 “不论是佛还是道,从来都不缺乏传教的勇气,只看你们愿不愿意。”

 张宇初羞愧的道:“陈伴读教训的是,我道教定重拾先辈勇气,布道天下。”

 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但永远都不要小瞧人在绝望之下爆发出来的潜力。

 为了生存,佛道两家必然会修改自己的教义,让自己更加的有侵略性。

 如果他们不改,那陈景恪不介意换一家听话又好用的宗教上来。

 华夏文明传承数千年,备选项实在太多了。

 -----------------

 见目的达成,陈景恪也不再
 

说什么,过犹不及。

 大家都是要面子的,刚才是敌对关系,怎么羞辱他们都没问题。

 现在对方都投降了,还羞辱就太不拿人当人了。

 关键是,还需要他们去干活呢。

 所以他转移了话题,从蒋瓛手里拿过一本书,道:

 “这本书里的内容,就是朝廷需要你们宣讲的。”

 “不只是讲给蛮夷听,一样要讲给我大明的普罗大众听。”

 “朝廷不问你们用什么方法,只要最后的结果。”

 这本书的内容模板,是朱雄英编写的,用来教化百姓的教材。

 只是特意增加了歌颂祖先贡献的内容。

 之所以没有采用朱标的版本,是因为那一版有许多国外的内容,还有关于基教和伊教的内容。

 眼下这些东西,还没必要让普通百姓知道。

 等他们认同了华夏身份,再慢慢告诉他们这些也不迟。

 更何况,让佛道两家去宣传基教和伊教,哪怕是说别人的坏话,也显得有点不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