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289章 这就是大明(第2页)

 他由衷的,为大明有如此远见卓识的君主感到高兴。

 所以在接到命令,猜到朝廷的打算之后,他立即就做出了安排。

 搞,必须要将场面搞起来。

 将这一行的成果,展示给大明的子民们看一看。

 准备好一切,船队才驶入泉州。

 虽然朝廷没有组织人来迎接,早就接到消息的当地百姓,自发的前来看热闹。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终生难忘的一幕。

 一车车的金银珠宝,没有做任何掩盖,就这样大咧咧的暴露在世人面前,招摇过市。

 一队队长相奇特衣着怪异的域外人,从船上下来,让百姓们大开眼界。

 当然,更加震撼的是那些外国商人和使节。

 这座城市太繁华了。

 听说这只是南方的一座不大的港口城市,那大明的国都该是何等的繁华。

 然后是各种从未见过的飞禽走兽,被从船上拖出。

 其中带给大家最大震撼的,当属狮子。

 不是因为它的凶猛,而是外貌。

 这玩意儿咋这么奇怪?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咋这么像狻猊啊?莫不是真的抓到神兽了?

 然后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很快,远洋商队抓来了神兽狻猊的消息,就传遍了泉州。

 越来越多的人跑来,只为一睹神兽的雄姿。

 即便衙门的人出来辟谣,说这是狮子,就是高门大户门前看大门的石狮子。

 百姓们依然不相信。

 石狮子、舞狮,他们都见过,和真的狮子也不一样呐。

 分明就是狻猊,衙门肯定是故意隐瞒的。

 至于隐瞒的原因,很简单啊。

 外面竟然有神兽,那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东西?

 更准确的说,是不是真的找到了海外仙山?

 倒也不怪百姓们愚昧什么的,而是石狮子确实很抽象,除了叫石狮子之外,模样实在和狮子关系不大。

 中国是没有狮子的,最早接触狮子应该是西域各国进贡来的。

 就有人觉得很威武,就将其雕刻下来放在门口。

 后来就成了习俗。

 但见过狮子的人太少了,大家只能参考最早的石狮子进行仿制。

 过程中难免会加上一些个人的想象。

 比如将狮子头上的毛弄成自然卷。

 然后,石狮子越来越不像狮子。

 以至于大家见到真狮子,反而不愿意相信它是狮子了。

 反倒是觉得和狻猊很像。

 不过不管怎么说,陈景恪的目的是达到了。

 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使节团在泉州展览了这次贸易的收获,
 

还拿出了一部分进行售卖。

 来自域外的奇珍异宝,着实让百姓们开了眼。

 尤其是拿出来售卖的东西,引起富豪们的追捧,基本都卖出了天价,更是让百姓们兴奋。

 赵秩还让人写了几块牌子,上面简单介绍了几个域外主要国家的风土人情。

 这些来自域外的信息,确实勾起了百姓对外面世界的兴趣。

 尤其是东南沿海的百姓,本就是中国最喜欢冒险的群体。

 或是出于对外界的好奇,或是被那些财宝吸引,很多人都生出了出去闯一闯的念头。

 三天后,使节团再次出发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这次他们兵分两路,赵秩带领一路从大运河北上。

 耿子茂则带领另一路,沿着海岸线北上。

 沿途的各大港口、各大城镇,全都要去一遍。

 每到一地,都会引起巨大的轰动。

 大多数人都第一次知道,原来大明之外还有如此广阔的天地。

 这不是华夏文明第一次和域外文明接触,相反,华夏与外界的接触相当频繁。

 即便是南北朝时期,也和中亚国家有着频繁的交流,更别提唐朝时期了。

 可是这种交流,只存在于高层和局部,大多数百姓是无法接触到的。

 别说是古代,二十一世纪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没有互联网,大多数百姓恐怕这辈子也无法获知太多外国信息。

 像现在这样,由国家组织的,如此大规模的,向普通百姓展示域外信息。

 在华夏历史上还是首次,带给百姓的冲击也是无与伦比的。

 当然了,受震撼最大的还是随船队而来的外国人。

 以前他们没少听闻关于中原,关于东方大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