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228章 无题

 效率低?

 朱雄英马上听出了画外音,问道:“你想到什么好法子了吗?”

 蒋登贵也很是惊讶,他自然是知道陈景恪的。

 最近一年,关于这位驸马都尉的传闻非常多。

 但最让他关注的,还是滑轮组、轴承和飞梭。

 能想出这种东西,定然是懂手艺之人。

 不过即便如此,他心中也很是不以为然。

 军器局都是最顶尖的工匠,所生产的东西,又是各自最擅长的。

 每天都要生产几十件,这么多年下来有多娴熟可想而知。

 毫不夸张的说,闭着眼睛都能把东西给弄出来。

 他不信有人还能提高效率。

 但他也不敢得罪陈景恪,只是以请教的语气说道:

 “不知陈伴读有何指教。”

 陈景恪知道他不信,也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先让人回宫里取一套度量衡工具过来。

 就是他给形学研究班制作的测量工具。

 这套工具,将来会作为理科学院标准器具使用。

 随着理科的发展,必然会成为通用的度量衡工具。

 而眼下他要做的事情,就离不开统一的测量工具。

 所以,他准备先在军器局推广一下。

 等待的过程中,他也没有闲着。

 找来一套鞍辔,让工匠详细为他介绍了结构。

 然后他尝试着将各个结构分拆……

 完成这一步,又挑选了几个普通工匠,让他们每人负责一个结构的生产。

 还挑选了几个人负责运送材料、零部件,还有人负责组装,有人负责质检。

 众人都很疑惑,每人生产一个结构,就能提高效率了?

 陈景恪依然没有解释,也没有让他们立即就开始制作。

 而是等到测量工具取过来。

 让人照着模板制作了几套,分发给他挑选出来的那几个工匠。

 然后要求他们必须按照规格,生产出标准大小的零件。

 是的,陈景恪准备推广流水线生产法。

 刚才参观的时候,他发现工匠要自己生产大部分零件,然后再自己组装成鞍辔。

 但凡知道流水线生产法的人,都知道这种生产方式有多繁琐,效率有多低。

 所以就决定,先从这里着手进行改变。

 流水线生产法,必须要有统一的度量衡。

 否则零件规格不一样,也是组装不起来的。

 所以,他才会让人回宫里取测量工具。

 这还不算完,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明白,流水线生产法的先进之处。

 他又找来同样人数的熟练工匠,和流水线普通工匠做对比。

 并且他还提出了奖赏激励:

 “赢的一方,每人奖赏十文钱,当场发放。”

 十文钱,对陈景恪他们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

 说的那啥一点,十文钱的小钞掉在地上,他们都懒得弯腰去捡。

 可这些工匠们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对他们来说,这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忙碌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存下十文钱。

 本来只是一场无所谓的比试,现在每个人眼睛里都冒出了火花。

 这个钱,我们势在必得。

 陈景恪对此也非常满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不是他不想多给奖赏,而是给的多了工匠们也保不住。

 十文钱虽少,却能实实在在的,落到他们自己的口袋里。

 随着一声令下,两组工匠火速行动起来。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道
 

有没有。

 那群熟练工匠动作非常麻溜,看他们工作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艺术。

 速度自然也是非常快的,没一会儿鞍辔的雏形就出现了。

 陈景恪挑选的那一批工匠,技术确实很普通,和对面的差距非常明显。

 同样一个零件,对面已经制作好,去制作下一个零件了,这边才弄了一半。

 好不容易制作出一个零件,还要用尺子测量数据,然后进行修正。

 任谁看,他们都输定了。

 然而,当三五个零件之后,他们的制作速度开始提了上来。

 随着制作的零件越多,速度就越快,精度也越来越高。

 最后所有的零部件,都被送到组装人员手里,快速成型。

 众人的目光,也渐渐被流水线组吸引。

 任谁都能看得出,他们已经开始占优……

 这让众人简直不敢相信,一群技术娴熟的老工匠,效率竟然不如几个普通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