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120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第2页)

 徐允恭也不解的看向他,此事金钞局的人也大多都很疑惑。

 陈景恪解释道:“如果现在发行新钞,是否允许盐商用新钞购买食盐?”

 “如果允许,那发行新钞将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不允许,盐商就只会收购旧钞,不会收购新钞,百姓会怎么看待新钞?”

 朱雄英两人略微一思索,顿时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盐商甚至溢价收购宝钞,若是允许用新钞购买食盐,多少都不够他们收的。

 发行新钞也就没了任何意义。

 若是不允许,那盐商只收旧钞不收新钞,两相对比,百姓就会认为新钞不行。

 提前发行,只会起到反作用。

 等两人都想清楚其中的道理,陈景恪继续说道:

 “三个月后发行新钞,恰好赶上征收夏税,百姓可以直接用新钞交税。”

 “只要朝廷按照面额,回收百姓手中的新钞,就可以初步建立信誉。”

 “再有朝廷修建的仓库做配合,新钞就能正常流转起来……”

 “一旦百姓习惯使用宝钞,信誉自然而然的就建立了。”

 朱雄英点点头:“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陈景恪趁机展开了教学:“新政的施行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若考虑不到位,施行不得法,良政也会酿成恶果
 

。”

 “王安石变法就是如此,他的初衷是好的。”

 “可他的很多政策过于理想化,施行也不得法,最终反而让百姓损失惨重。”

 “新钞也同样如此,早发行三个月,晚发行三个月,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朱雄英一副受教了的模样。

 陈景恪又补充了一句:“更何况,对百姓来说宝钞也算不上什么良法。”

 “啊?”朱雄英和徐允恭都惊呼出声。

 这话可就有点大逆不道了。

 关键,陈景恪自己就力主推行宝钞,现在又为何会说这样的话?

 陈景恪笑道:“不能理解对吗?”

 朱雄英和徐允恭同时点头,太不能理解了。

 陈景恪叹了口气道:“有没有宝钞,对百姓来说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