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119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2页)

 虽然还是有监视地方的功能,可主要职能是估算宝钞发行量。

 比起单纯的特务机构,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有了金钞局的数据,不说让宝钞和铜钱一样流通,至少不会再和之前那样快速贬值。

 说不定,钱荒的问题真就可以在本朝得到解决。

 “陛下圣明。”

 群臣纷纷赞颂。

 同时也为曾泰的胆量感到佩服,能看出其中的奥妙不说,关键是敢追着皇帝问。

 王时看着这个竞争对手,也发自内心的敬佩。

 他知道,自己做不到。

 自己不如他多矣。

 新宝钞,更加合理的制度,彻底说服了群臣。

 纵使还有人不看好,却也不愿意和这么多人唱反调。

 回收旧钞,提振百姓对宝钞的信任,获得了通过。

 金钞局正式被百官接纳,并且地位也直接攀升到了和六部齐平。

 朱元璋又接连下了几道旨意,再次强调,各衙门全力协助金钞局工作。

 新钞会在三个月后正式发行。

 在此期间,各地方衙门必须全力宣传新钞,以及新的宝钞政策。

 务必让更多百姓了解新钞。

 各衙门不得拒收新宝钞,且必须按照面额接收,否则严惩不贷。

 ……

 如此一条条新政策颁布,百官更加
 

确信,皇帝谋划已久。

 而更加合理的政策,也让他们对新钞多了几分认可。

 -----------------

 宝钞新政的消息一出,应天城沸腾了。

 不得不说的是,应天才是民间留存宝钞最多的地方,也是重灾区。

 听说可以从对应的官仓,直接购买物资。

 百姓们一开始还不信,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可当皇榜贴出,确定此事为真之后,百姓们兴奋了。

 纷纷高呼陛下万岁。

 然后开始打听,那能兑换物资的仓库在哪里。

 只是还没等百姓们打听到仓库的地址,发现大街上多了很多摊位:

 原价收购宝钞,有多少要多少。

 百姓们很是不解,为什么要原价收?

 直到有人告诉他们,收购宝钞的都是盐商,他们可以直接用宝钞换盐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