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49章 给老朱父子上课(第3页)

 朱标亦点头认同。

 陈景恪谦虚的道:“一点浅见,陛下谬赞了。”

 “但是贝壳易碎,携带和储存都不方便。”

 “还有很多人并不认可贝壳,这东西不能吃又不能用,凭什么换走我辛苦劳动得来的果实?”

 “人们需要一种更好的媒介来充当钱。”

 “恰好在这个时候,人们发现了铜……于是铜就成了钱。”

 这时,陈景恪忽然问道:“陛下、太子殿下,你们可知为何铜能成为钱?”

 朱标下意识的回道:“因为铜稀少珍贵。”

 陈景恪点点头,又摇摇头道:“首先因为铜有用,它能铸造成各种器具……”

 “然后又因为稀少,于是就被选中作为钱。”

 “也就是说,铜本身就具备价值,所以才值钱。”

 朱标点点头:“原来如此,受教了。”

 然而朱元璋却露出沉思之色。

 陈景恪为什么讲‘钱’的历史?因为宝钞。

 他又特意强调铜为何成为钱,肯定意有所指。

 那么,为什么铜会取代贝壳?

 因为它本身就有用,买回家就算花不出去,也能铸造成铜器。

 贝壳一点用都没有,只是单纯稀少而已,很多人自然不认可。

 这和宝钞何其相似。

 一张纸写上几个字,就想将百姓的劳动成果换走,谁都不愿意。

 难道咱推行宝钞真的错了吗?

 不过他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说道:

 “继续说,后来呢。”

 陈景恪知道已经引起了朱元璋的思考,心下很是开心:

 “铜很快就取代了贝壳,成为了所有人都认可的‘钱’。”

 “慢慢的,人们心中对钱的认识就越来越清晰。”

 “所谓钱,其实就是一种交易媒介而已,铜可以充当,别的东西也可以。”

 “于是只有装饰作用的黄金,因为其稀少,也成为了钱。”

 “可以说,黄金能成为钱,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代表着人类对钱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