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落叶凋谢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可汗将死于草原(第3页)

 “大可汗放心,东面至此数千里远。大唐短时间内,难以长途跋涉而来。我们的敌人应是河西走廊方向的唐军。据观察,大唐在白亭海、休屠海建立粮仓、仓库,大量的粮

食正向那里调离。那里还有不少大型牧场,应是唐军的后勤补给地。”

 莫贺达干向移地健分析道。

 他认为自己的对手可能是唐军的武威都督府、敦煌都督府、北庭都督府,以及河西诸胡和葛逻禄汗国。

 “报……探子归来,有重要消息向大可汗禀告。”

 移地健还想说什么都时候,亲卫入殿禀告。

 “带他进来……”

 移地健示意将探子带进来。

 “启禀大可汗,属下在凉州城探得消息,大唐皇帝御驾亲征,率领数万禁军,亲至武威,然后征伐单于城。现在凉州城戒备森严,迎接大唐皇帝到来。”

 一名商人打扮的回纥人进入殿后,立刻向磨延啜禀告道。

 “什么?”

 移地健和莫贺达干同时心惊。

 李瑄率领禁军,御驾亲征。

 在回纥风雨飘摇之际,这对回纥的震动可想而知。

 一定会有部落,因李瑄的到来,改变主意,向大唐投诚。

 最关键的是李瑄!

 这可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神。

 南灭吐蕃,北击回纥,西征大食,东平叛乱。

 早在近二十年前,李瑄于雪原生擒突厥大可汗的时候,就已名震草原。

 号称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取敌帅首级,如探囊取物。

 莫贺达干认为能战胜唐军最重要的一点,是李瑄不至。

 因为李瑄是皇帝。

 自李世民以后,大唐皇帝从未御驾亲征过。

 包括御宇近五十载的李隆基。

 起初莫贺达干以为李瑄改革未稳,不会御驾亲征。

 没想到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宰相,该如何是好?”

 移地健失去主见,急忙问询。

 李瑄带禁军而来,加上敦煌、武威、北庭的兵马,数量必多于回纥。

 糜烂的局势,回纥不可能再从东面征来兵马。

 “单于城不能固守,西逃不能活命。唯有与李瑄决一死战。”

 莫贺达干深吸一口气。

 单于城根本撑不起万人守卫。

 回纥若带着部族离开郁督军山,又能逃到哪里?

 毕竟西域已经被大唐完全控制。西面又有葛逻禄、坚昆阻断。

 向北极寒,以回纥人的数量,失去肥沃的草原,恐要被冻死饿死。

 回纥人也不可能如小部落一样在游牧。

 一旦被小部落举报,引唐军而来,他们还得崩溃。

 大可汗的权力令人向往,然在天可汗的主宰下,移地健无法承受王冠的重量。

 此时此刻,他们才感受到李瑄带来的压迫力。

 其他部族面对李瑄又是何等感受?

 “诸部得知李瑄到来,会军心不稳。”

 听到决一死战后,移地健咬牙。

 “我们回纥在草原上辗转数百年,才建立汗国。大可汗有比肩匈奴、突厥的志向,李瑄是绕不过的门槛。我们为了权力忤逆李瑄的那一刻起,便已无退路。”

 “或许是神灵的指引,想让李瑄陨落在草原上。希望大可汗能亲自领兵出征,鼓舞士气,直至最后胜利。”

 莫贺达干是很畏惧李瑄的。

 但坚定道路以后,他比移地健更果决。

 否则叶护太子回来,一定会将他铲除。

 “好!我也御驾亲征,把天可汗斩了,我就是天可汗!”

 移地健握紧拳头,心中用祖父骨力裴罗的事迹,安慰自己。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那样我们胜算更大。”

 莫贺达干建议道。

 “宰相有计策吗?”

 移地健望着莫贺达干。

 “容臣具体了解一番,再制定战术。”

 莫贺达干没有立刻回答。

 “汗国靠宰相了。”

 移地健握住莫贺达干的手,对堂兄非常信任。

 当天,一则消息传遍单于城,并向周围的部落、兵马蔓延。

 巫师根据星象卜卦,天可汗将死于草原!

 回纥人非常震惊。

 为什么会卜出这样的卦?

 果然,没两天后,天可汗御驾亲征的消息传遍单于城。

 天可汗死于草原!

 草原部落有信者,有将信将疑,也有嗤之以鼻者……

 这是莫贺达干稳定人心的第一计。

 他又想好一计,准备禀明移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