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子巡狩,大医
有宰相们的支持,李瑄开始除贱为良的筹备。
等锦衣卫在郡县宣传到位后,李瑄会立即开始行动,不给豪强大族过多的准备时间。
李瑄又将召兵部尚书封常清、兵部侍郎张兴和岑参,与宰相们一起商议组建南方的都督府。
平定安禄山叛乱的时候,李瑄派遣心腹将领以剿灭漏网之鱼的名义南下。
现已到达驻地,已完成招兵。
李瑄也在调遣战马和盔甲、兵器南下。
李瑄在洛阳的时候,天下除了柘枝这个从三品的都督府外。
还先后确定十五个正三品都督府。
其中,蜀郡都督崔圆,因抵抗吐蕃不利,将他革职,以麾下名将来瑱入川代替他。
其余九位都督府也全部到位。
任驻扎在江南西道的张守瑜为汉中都督,授上护军,封城固县公。
汉中都督府,领兵两万,其中骑五千。都督府驻地在汉中城,分别设汉水军,渝州军、巴水军、长江军、巫山军,每军四千人。
任驻扎在山南东道的阿史那扶汶为襄樊都督,授上护军,封唐城县公。
襄樊都督府,统兵两万,其中骑五千。都督府驻地在襄阳城,分别设襄阳军、武当山军、伏牛山军、云梦军、荆州军,每军四千人。
任驻扎在淮南道的卫伯玉,为广陵都督,授上护军,封钟离县公。
淮南都督府,领兵两万,其中骑五千。都督府驻地在广陵郡的扬州城,分别设扬州军、巢湖军、木兰山军、天柱山军。每军五千人。
任驻扎在江南西道的郝廷玉为宣城都督,授上护军,封绥安县公。
宣城都督府,领兵两万,其中骑五千。都督府驻地在宣城,分别设宣城军、彭泽军、豫章军、赣水军、大庚军。
李瑄为掌控江南之地,在江南西道的西面的武陵郡,又置一都督府,任白孝德为武陵都督,授上护国,封龙阳县公。
武陵都督府,领兵两万,其中骑五千。都督府驻地在武陵城,分别设武陵军、洞庭湖军、湘水军、零陵军、九嶷山军。每军四千人。
任驻扎在江南东道的刘之儒为东阳都督,授上护军,封义乌县公。
东阳都督府,领兵两万,其中骑五千,都督府驻地在东阳郡的郡治金华城,分别设东阳军、缙云山军、武夷山军、永嘉军、长乐军,每军有四千人。
同江南西道一样,江南东道也分设两都督府,因为整个江南东道仅仅是户籍就超过百万户,人口七百余万。
不同的是是江南西道为一东一西两个都督府,而江南东道是一南一北两个都督府。
在东阳都督北面,设余杭都督府,任李抱玉为余杭都督,授上护军,封临安县公。
余杭都督府,领兵两万,其中骑五千,都督府驻地在余杭郡的钱塘城,分别设钱塘军、太湖军、钟山军、昆山军、临海军,每军有四千人。
任驻扎在黔中道的荔非守瑜为黔中都督,授上护军,封信宁县公。
黔中都督府,领兵两万,其中骑五千。都督府驻地在黔中郡的彭水城,分别设彭水军、芙蓉军、灵溪军、宁夷军、安蕃军,每军四千人。
李瑄会向荔非守瑜传信,对待黔中的南面,尽量以安抚为主。
南面有诸多蛮部,大唐只是名义上的控制,并没有在那里设立郡县。
毕竟黔中南面山地太多,还未开发的情况下,比蜀道还难。
华夏也是到明朝后,才完成对黔中南面的实际控制。
最后就是驻扎在广袤岭南的南海都督府。
岭南涵盖面积广大,拥有四十四个郡。
但户籍人口只有一百万人,且南海郡、交趾郡、始兴郡、始安郡、南郡五郡占据六十多万人口。
仅仅是南海郡和始兴郡有四十万人口。
这也使李瑄在这广大区域,只设立一个都督府。
设立都督府,要考虑地方的粮食产量和赋税情况,如果不够供给军队,多设立都督府就是拖累地方。
按照之前的计划,任辛云京为南海郡都督,授上柱国,封剡国公。
南海都督府有兵三万人,交趾军、南越军、始兴军,各为五千。
最后一万人为南海军,其中有两千骑兵和五千水军。
诏书很快就会传递到新任都督手中,连同副都督和僚属一起任命。
这九个都督府
的设立,使李瑄掌控南方军队,配合锦衣卫,进行除贱为良运动。
李瑄要借助考成法和摊丁入亩公布后的时机,主动出击。
他又向北方的几个都督府传达军令,让他们的兵马做好准备,随时听候诏书。
当然,李瑄身为皇帝,不可能亲自出面去与豪强大族争斗。
这个时候,必须用一个心狠,且腹黑的人。
于是,李瑄将严庄召至甘露殿。
“臣拜见至尊!”
严庄突被召见,诚惶诚恐地向李瑄一拜。
由于黑历史太厚重,严庄在朝堂上如同隐形人,唯唯诺诺,不敢说话。
文武大臣都知道严庄是安禄山的首席谋士。
安禄山那杂胡能叛乱,严庄“功不可没”。
最后严庄却靠着“弑主”,侥幸活下来。
不忠不义,他的名声臭得一塌糊涂,大臣们都在逮他的过失。
现严庄的官职是秘书少监。
秘书监改制以后,完全替代内侍省,按理说秘书少监也属于重职。
但官吏耻与严庄为伍,更听另一名秘书少监贾至的吩咐。
秘书监王维更多是以威望任此职务,他还在留恋着他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生活。
“严少卿免礼!”
李瑄示意严庄不必多礼。
“谢至尊!”
严庄拱手。
“据说严少卿在朝堂上鸷鸟不群,有无此事?”
李瑄笑问严庄。
鸷鸟不群,指坚守节操,不同流俗,李瑄说出这句话时,就显得很怪。
“即有天雷,臣亦敢展翅高飞。臣感激至尊的不杀之恩,一直等待至尊召唤,赴汤蹈火。”
严庄冷汗一瞬间冒出,他扑腾一下跪地,向李瑄再拜,生动诠释了何为如履薄冰。
他以为李瑄在说他不合群。
但他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合群呢?
文武大臣交访拜友的时候,从来不多看他一眼。
八九品的小官在他面前摆架子,他都毫无办法。
无数次走在道上,听到背后有人指指点点。
一回到家里,就赶紧把大门紧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