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落叶凋谢

第四百一十三章 蜀地求援,吐蕃进攻柏海郡

 任谁都清楚,李瑄这个太子只是过渡。


 他随时会再进一步,成为大唐天子。


 大臣们也准备迎接这一天到来。


 对李岘、裴遵庆等大臣来说,只有李瑄成为皇帝,才算开启新的纪元。


 李瑄成为太子没几天,已经有大臣请李隆基禅位,归太上皇而养老。


 现李瑄为储君,失去秦王府爵,但尚书令、天策上将的职位还在。


 李瑄已经在想办法改制这两个部门。


 即便成皇帝,也会兼任,加上皇权。


 特别是天策府,李瑄准备将其作为后世的“总司令部”,其中包括参谋、后勤、兵甲、思想、军校。


 纯粹的军事机构。


 而兵部则负责任免、召兵、训练新兵、军饷、抚恤、退役、预备役等职责。


 一个强大的国家,最先进的不是人口、面积,而是制度。


 划时代的军事制度,足以碾压任何同样人数的军队。


 国家从上上下下,都要改变。


 在李瑄坐镇政事堂的时候,外界的争论,也逐渐归于平静。


 李瑄成为太子殿下,木已成舟。苗晋卿、裴冕、房琯等老臣即便想要闹事,也有心无力。


 长安被李瑄经营的如同铁桶,针插不进。


 皇子们在经历拜太子大典后,又被请回兴庆宫。


 唯一能对李瑄上眼药的,只有地方上,且是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


 他立太子的消息,很快就会传至天下。


 河西、陇右、关中、河南、河北、山南、河东等地,李瑄屡屡任免心腹和他认为清廉、能干的大臣,明面上不会出现反对他的声音。


 但一些偏远地带,想使一些偷奸耍滑的小动作太容易了。


 即便南方十都督府建立,也不可能在每个郡都有兵马。


 李瑄在天宝十五载更希望稳定,登上皇帝的位置。


 并且在明年完成所有都督府的建立和士兵招募。


 在后勤的马匹、兵甲供应上,也要完成。


 李瑄成为太子的第二天,便下诏册封裴灵溪为太子妃。


 封姜月瑶、长离为良娣,霜儿为良媛。


 按照制度,良娣只能有二人,李瑄也懒得大费周章去改制度,委屈霜儿先为正五品的良媛。


 在李岘的建议下,李瑄的父亲李适之被封为宋王。


 李瑄既然为太子,李适之再为郡王就不太合适。


 同时,追封李瑄的祖父李象为赵王。


 李瑄的生母以后再追封。


 李瑄的嫡长子李奕,被封为濮阳郡王。


 次子李淞被封为琅琊郡王。


 长女依旧为金城郡主。


 在册封当天后,李瑄就开始着手常平新法改革之事,以及慈幼堂、济生堂等李瑄拜相时落实的事情。


 明年到来之前,李瑄需要将这些完成。


 新的常平新法,依旧是百分之十的利息,增加诸多对豪强大族的限制。


 百姓从常平粮仓借粮,需要里正的出具和担保,官吏要调查。以防止再出现天宝八载时的恶意借粮。


 同时,确立常平仓。


 常平粮仓、常平盐仓只是常平仓中的一类。


 在接下来十年内,地方官府不仅要常平粮食和盐,还要常平布匹、棉花、生活用品等百货。


 每个郡必须有大的仓库,用以常平百货。


 政策实施的前提,需要全国有更加良好的交通。


 所以李瑄认为最少十年,想常平百货越来越好,需要花费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去修路、铺桥。


 ……


 时间回到十一月初。


 吐蕃国已做好准备,分两路大军,向柏海和西川进攻。


 其中,向西川进攻,只不过是为吸引大唐的注意力。


 真正的目的是收复柏海、青海、九曲。进攻陇右!


 现已经正式与西川的唐军交锋。


 由于消息闭塞,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还不清楚唐军已经平定安禄山叛乱。


 更何况在吐蕃出兵的时候,李瑄还远远未到与安禄山决战的时候。


 玛祥·仲巴杰也以为回纥已经南下进攻河西走廊。


 他们常年被大唐索要重贡,面对威胁,不可能轻易放弃此次机会。


 玛祥·仲巴杰试图与回纥进行联系,但漫长的路途中断,他派遣的探马根本无法穿过。


 更别说还有一条河西走廊阻隔。


 在关键时期,河西陇右严密监察任何一个试图闯关的人。


 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商人,亦或者官吏同行,必须出示过所。


 即便吐蕃探子侥幸翻山越岭,来到河西走廊,他们也很难与回纥见面。


 害怕失去机会,又是对自己兵马的自信,是以玛祥·仲巴杰主动出击。


 他哪里知道回纥未战先怯,最终只能在郁督军山进行一场演武。


 回纥的使者出使大唐的时候,李瑄已经回到长安,叛乱真正的平定。


 回纥失去夺取河西走廊的机会。


 但他们也庆幸没有攻击河西走廊,先不说胜负犹未可知。


 安禄山被平定,意味着天将军能调离数以十万计的铁骑出征回纥。


 本来磨延啜只是试探性的出使。


 等使者跑回回纥后,磨延啜赶紧以原来规定的数目纳贡,并重新献上金银珠宝,派遣叶护太子正式出使大唐道贺。


 磨延啜知道,李瑄攫取权力后,以后就是他的时代。


 对李瑄的恐惧,笼罩磨延啜半生。最后却发现李瑄还不到三十岁,年富力壮。


 而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


 回纥还需要韬光养晦,积蓄实力。


 只是磨延啜不一定能看到那一天到来!


 十一月初二这一天,吐蕃率先对交川郡(松州)西的戍堡展开突袭。


 现在蜀郡都督府为崔圆,李瑄为拉拢杨国忠在剑南的党羽,任命他为蜀郡都督,掌握原本的剑南军。


 崔圆能力一般,历史上还出现不支援,不交战,直接因畏惧弃城而逃的行径。


 在他统御下的剑南军十分松散。


 而且有一部分剑南军出川平叛,现在在剑南地区的军队不过一万多人,加上郡兵也才两万多。


 再加之常年未与吐蕃战斗,防守松懈,使短短两天内,交川郡西的戍堡频频丢失。


 在险要的山地,也未有边军防守。


 使两万吐蕃大军长驱直入,直至交川。


 整个交川郡只有一千余户,四千多人口。


 只能逃亡郡城,太守关闭郡城,并向崔圆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