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落叶凋谢

第四百零八章 密谋登基,杀鸡儆猴(第2页)

 李瑄对李泌推心置腹,李泌完全了解他,所以说话的时候没有藏着掖着。

 说到底,秦王头顶有皇帝,天下人总会产生心思。

 连百姓都会产生疑问,秦王和皇帝,哪个更大?

 “属下未料到秦王能如此快掌握权柄,使天下大体安定。恕我直言,您现在就如权臣一样。文臣武将,也盼望您能再进一步,彻底稳固局势。也让权贵和士族难以产生非分之想。”

 李泌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他在陇右的时候,就知晓李瑄所图甚大。

 但没想到李瑄能这么快横扫天下,不足而立之年,完成震古烁今的伟业。

 军权、政权,都在李瑄手中。

 李瑄用宰相生涯整饬吏治,改革农具,引进棉花等农作物,得到民心,拉拢寒素。

 李瑄用他的诗词和科举改革,征服文人、诗人。

 另外,一部分商人、工匠、医者也都折服于李瑄。

 秦王,天策上将,尚书令。

 说李瑄是权臣,但自古没有一个权臣,能达到李瑄地位。

 有的时候,李泌也认为李瑄是神机妙算的大智慧者,他望尘莫及。

 此时此刻,李瑄应该在众望所归下,登临大统。

 否则,天下总给人一种不安定的感觉。

 “如先生所言,现如今我登临天子之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那些腐朽的文人一定会痛骂我,天下文人士子也会被误导。”

 之前李瑄打算推李亨,又想等李隆基死,是想稳定交接皇位。

 他对李隆基抱有希望。

 现在明显不可行,他这次纵容李隆基一次,下次李隆基恐会变本加厉。

 而且李瑄又看到他不继承天子弊端。

 “属下有一计,恐要委屈一下秦王。”

 李泌欲言又止。

 “先生但说无妨。”

 李瑄让李泌尽管直言,他认为自己和太宗皇帝一样纳谏如流,从来不会因为麾下文武说错话而怪罪。

 “借着这封密诏,秦王自导自演一场刺杀,嫁祸给太子,让圣人废掉太子李亨。”

 “而后让圣人以膝下诸子不器为由,收秦王为义子,并立为太子。最后圣人再以年事已高,不能理事,将帝名禅

位。”

 李泌向李瑄献策道。

 这样虽不能完全消除舆论,最起码把舆论降至最低。

 对李瑄来说,百姓和麾下文武认可他的皇位就足够了。

 “先生之言可行。”

 “届时我登皇位后,会封两名太上皇。”

 李瑄如此说道。

 等他继位后,会进一步限制李隆基,让他彻底失去任何依靠。

 “自古没有这样的规矩!秦王可等圣人驾崩,再加冕陇西王的太上皇。”

 李泌面色怪异,第一次听说两个太上皇的事情。

 “太上皇不过是一个名号罢了。我父花甲之年,含辛菇苦把我抚养长大,如果不能为太上皇,我就不配为孝子了。”

 李瑄这一次没听李泌的。

 按照历史,李隆基还能活好几年。

 他如果提前登上皇位,李适之也能风光一把。

 李适之不喜欢铺张浪费,李瑄会限制李隆基奢靡无度。两个太上皇也没什么。

 “秦王大孝!”

 李瑄都这么解释了,李泌也不好多说。

 只要李隆基还在太上皇的位置上即可,代表李瑄更正统的继承。

 “我准备在回长安,过朱雀街的时候,安排人来冲击我的车架,到时候令亲卫将其活捉。”

 “然后我会拿着密诏质问圣人,令圣人拟定废太子诏书。”

 自导自演,李瑄觉得很简单,最好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把刺杀的责任往李亨头上一扣,李亨百口莫辩。

 李瑄可是刚平定叛乱的英雄,刚回到就被刺杀,不免令人心寒。

 李泌点了点头,认为此再好不过。

 李瑄与李泌又敲定一些细节,等天黑的时候,李泌才离开秦王府。

 李瑄暂时不动声色,等洛阳的事情处理完,他再回长安。

 他只是传令给刘单,让他留心一点,怎么能让李隆基的信件从宫中传出呢?

 接下来,李瑄将洛阳城外的大部分俘虏安排起来,让他们配合荥阳军、北海军运输粮食到郡县赈灾。

 另外还有一部分新兵,配合乡勇押送俘虏,往河北运输粮食。

 同时,李瑄传令江淮、江南地区常平粮仓中的米、粟尽可能向洛阳运输。

 另外,李瑄将一批身强力壮的俘虏交给工部。

 让工部重新修建河阳桥。

 之前安禄山东进,拿下太行陉的时候,洛阳留守烧毁河阳桥,阻碍安禄山的偏师快速度过黄河,直取洛阳。

 作为连通河南、河东的大桥,必须修建。

 最好能和蒲津桥一样,修建一座铁锁浮桥……

 时间飞逝,进入十月初。

 在这秋意正浓,秋叶枯黄的季节,河南、河北的太守齐聚洛阳城。

 洛阳城周边最后一批士卒已经离开。

 此时,洛阳城仅剩下一万五千天策卫,和五千自剑南的士卒。

 以及一千羽林军、一千龙武军、一千飞龙禁军。

 其他都已分配诸都督府,如果都督府编制的士卒数目不够,由兵部主持招募。

 现在招募系统还不齐全,以后每个行省都会有兵部的募兵校场,招募士卒在校场初步训练三个月后,再分配诸都督府。

 在李嗣业的安西军,马璘的北庭军离开洛阳前,李瑄吩咐他们暂且停留在长安北部和西部,等待李瑄的军令,再回西域。

 长安即将发生大事,需要震慑一些不轨者。

 西域有颜真卿镇守,暂时未得到大食帝国入侵波斯王国的消息。

 十月五日,明堂。

 李瑄与一众大臣,在明堂召集河北、河南的太守。

 “拜见秦王!”

 李瑄一身玄黑色王袍入场后,众人纷纷起身拜见。

 “免礼吧!”

 李瑄令众官吏免礼,然后坐在大堂台阶深处的榻上。

 明堂虽然不是朝堂,但意义重大,李瑄坐的位置,一直以来唯有天子可居。

 但没有人敢对李瑄指三道四。

 “诸位,潼关以西,无数百姓饥寒交迫,想像牛羊一样吃草都是奢求;连一件遮蔽身体的物品都没有。看范阳都督的战报,常山随处可见在原野上裸露身体的尸体;上谷山间的沟壑都被尸体填满;赵郡的苍穹上,到处都是盘旋在天空的食人鹰,那乌鸦在树上叫个不停;黄河的下游,还带着血色,浮尸到现在都未捞尽;战争结束了,百姓却不敢夜间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