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落叶凋谢

第三百七十一章 李适之出逃长安,天水王收河西兵(第2页)

 他要招募一定兵马,在河陇训练,作为预备队。


 既然是夺权,要面对众多敌人,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不利于计划的施展。


 他面对的是强大的燕云铁骑,牺牲的士卒,要及时补充。


 而且在河西、陇右,陈列新兵,还可以随时应对来自吐蕃和回纥的威胁。


 李瑄没忘记吐蕃帝国和回纥汗国,是在大唐安史之乱后崛起。


 特别使吐蕃,还是玛祥·仲巴杰与恩兰·达札路恭当政,即便吐蕃远远没有历史上的实力,但李瑄觉得他们不会放弃大唐内乱的机会。


 历史上哥舒翰已经占领青海,以及大非川一带,至大积石山一带的领土。


 但由于朝廷抽调太多陇右河西士卒平叛,使塞上戍堡和城池缺乏士卒守卫,供给不足,给吐蕃可乘之机,夺去河西、陇右十几郡,攻破长安。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李瑄不会让这种画面再次出现。


 “回李帅,朝廷下令河西军前去平叛,现歌舒大帅被召往长安,乌怀愿知节度事,他令我们玉门军出步骑三千,前往长安……”


 在玉门军府衙,荔非守瑜向李瑄阐述当前的背景,以及朝廷的军令。


 他直呼乌怀愿的姓名,是因为众所周知乌怀愿投靠杨国忠,所以才得到高位。


 乌怀愿虽也是河西羌族,但荔非守瑜很看不起这种人。


 “从粮草辎重准备到行军,最少一个月时间。哪怕最快的赤水军,也需要明年三月份才能到达长安。”


 李瑄心中估算着日期。


 最好能在河陇军出兵前摊牌。


 他与罗兴约定的时间是十二月下旬,临近过年之际,将李适之、李奕、姜度、裴泛等接走。


 那就再等几天,向昌平郡行进。


 如昌平、酒泉,面积广大。


 一旦到达那里,想出其不意封锁,较为困难。


 但李瑄可以在到达凉州城前,将豆卢、宁寇、建康、墨离等军收服。


 还有河西走廊周围的吐谷浑、鲜卑诸部、河西回纥、思结、浑部等部落。


 这些河西诸胡对李瑄将来经营河西非常关键。


 ……


 十二月,安禄山渡过黄河后,立刻让田承嗣和李宝臣对陈留郡城浚仪(今开封市区)发起进攻。


 即便河南节度使张介然收拢一部分彍骑,招募乡勇,依旧不堪一击。


 仅仅两天不到,郡城告破,张介然以身殉国。


 虽然张介然战死,但守城的士卒绝对是不合格的。


 在叛军完成先登以后,守城的唐军只是稍微抵抗,就向叛军投降,丝毫不顾城中百姓的遭遇。


 以至于最后出城投降的彍骑、郡兵、乡勇超过七千人。


 浚仪城外的道路,都被密密麻麻的俘虏挤满。


 “田将军和李将军是虎将,攻下陈留有功,赏赐他们黄金五百两,丝绸千匹。”


 安禄山坐着他的那豪华战车到来后,检阅数千名投降的唐军,非常得意。


 攻下重军守卫的浚仪城,使安禄山更有信心。


 东都洛阳即将显现在他的面前。


 “郡王,为了大局,不能让士卒再烧杀淫掠,这里离洛阳太近,恐失去人心。”


 谋主严庄向安禄山劝说道。


 看士卒的架势,免不了再进入陈留奸淫掳掠。


 严庄是想治理天下,像萧何、张良一样,自然知道暴戾之师,后患无穷。


 之前在河北,要调动士卒士气,他无法劝说,现在不能再如此任性。


 “难道要亏待将士们吗?”


 安禄山听到严庄的话后,面露不悦。


 他以前领兵作战的时候,不都是这样?


 士卒要是没有奖励,怎么能以一当十,战无不胜呢?


 “郡王要是想当皇帝,就必须这样。得民心者得天下。”


 严庄继续劝说道。


 一个胡人,还是杂胡。没有庞大的族群作为基础支撑,就如无根之萍。


 他认为安禄山得到权力以后,必须汉化,得到汉人士大夫的支持,才是最终胜利。


 “我只听说得中原者得天下,这中原我快要得到了。汉人那么多,就像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又有一茬,不会缺乏人手的。”


 安禄山不听严庄的。


 “郡王……”


 “够了,不要再说了。”


 严庄还想说什么,却被安禄山喝止。


 他现在膨胀了,忘记了严庄这个劳苦功高的谋主。


 见此,严庄不敢多言,只是心中很不舒服。


 苟富贵,勿相忘!胡人哪能知道呢?


 他盯着安禄山,不知自己的抱负能否在安禄山身上实现?


 “父亲,父亲……”


 就在这时,安庆绪带着哭腔,奔向安禄山的战车。


 一路小跑,一路飙泪,像是遇到十分伤心的事情。


 “绪儿何如?”


 安禄山见安庆绪如此,连问怎么回事。


 “呜呜……回父亲,大兄被唐皇杀死,后方传来消息,大兄的首级已被传往河北……”


 虽然安庆绪在哭,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他与安庆宗又非同母,更无感情。


 安庆绪也不是良善之辈,他巴不得安庆宗死呢!


 现在就等安禄山造反成功,太子之位非他莫属。


 “铛!”


 “哇呀呀呀……苍天,我儿有何罪要杀死他?”


 安禄山听到噩耗后,肥胖的身躯从战车上站起来,他拔出宝刀,猛砍车体。


 一道深深地刀痕显露。


 安禄山抹了一把眼泪后,又举刀向苍天质问。


 不知道的还以为“父爱如山”呢!


 “郡王节哀顺变!等入长安后,一定要向唐皇问出究竟,不论是谁的主意,都要以命陪葬。”


 掌书记平冽凑上前向安禄山安慰道。


 “孝哲,让这些俘虏自相砍杀,谁最后活着就放了谁。否则全部杀死!”


 安禄山戾气一下飙升,指着城外的唐军俘虏说道。


 “遵命!”


 嗜血的孙孝哲舔了舔嘴唇领命。


 严庄想要阻止,但看到安禄山红眼暴戾的模样,止住脚步。


 他很不解,安庆宗死亡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现在不缺粮食,杀死这些俘虏百害无一利。


 挤在道路两旁的俘虏听到让他们自相残杀,自然不肯,想要逃离。


 此时俘虏手中还有兵器。


 但挤在一团,已经没有任何战术优势,叛军强弩齐发,大盾长矛阻挡,唐军俘虏不得寸进。


 最后为活命的唐军,竟然真的开始互相砍杀起来。


 一时间,血肉横飞,惨不忍睹。


 “哈哈……”


 安禄山站在战车上哈哈大笑,酣畅淋漓。


 最终死亡六七千人,尸山血海,安禄山才下令停下。


 叛军入城,又开始新一轮的劫掠。


 ……


 没几日,叛军再攻荥阳。


 荥阳只有数百彍骑,剩下的是郡兵乡勇。


 叛军由崔乾佑率领下进攻荥阳城,只一天时间城破,荥阳太守崔无诐战死。


 虽然崔无诐因依附杨国忠得到高位,但死战到底,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拿下荥阳以后,叛乱一鼓作气,杀向东都洛阳。


 很不幸,陈留、荥阳防线,没有为高仙芝争取多久时间。


 高仙芝根本来不及调教麾下的酒囊饭袋和散兵游勇,只能硬着头皮,开赴洛阳前线迎战。


 洛阳的官吏也没有坐以待毙,洛阳留守李憕,中丞卢奕,采访使判官蒋清提议烧毁河阳桥,为高仙芝调度争取时间。


 河阳桥是洛阳最重要的战略桥梁。


 西晋泰始十年杜预建造河阳桥于富平津(今孟县西南)。为黄河南北交通要道之一。北魏、东魏先后筑河阳三城于桥北、桥南及河中洲上,为洛阳外围卫戍守重。


 失去河阳桥,安禄山要大费周折,不得不面对高仙芝布置的兵锋,可想而知安禄山的愤怒。


 “谁烧毁河阳桥,我必杀他!”


 安禄山指着被烧毁的河阳桥发誓。


 叛军也憋着怒气,他们浩浩荡荡,在高仙芝布置下的防线横冲直撞。


 高仙芝一败再败,他所率的彍骑和新兵在燕云铁骑和胡骑面前不堪一击,一连损失数万兵马。


 知道难有胜算,高仙芝选择保存实力,率领残兵败将撤出洛阳。


 浩大的洛阳城已成不设防城市,安禄山轻易进入洛阳。


 由于要把洛阳当成自己的“家”,安禄山这才严肃军令,没有让士卒在洛阳城烧杀劫掠。


 但洛阳周边乡里却屡屡被叛军残害。


 在进入洛阳的当天,安禄山下令处死烧毁河阳桥的李憕、卢奕、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