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后的准备,布置兵马
李瑄带着妻儿,于去年春天回到龟兹城中。
中途遇见大雪,在沿途城中休息。
这使小儿女们有缓解时间,不至一直在颠簸之中。
而且小儿女也懂事,长途路上,没有太过哭闹。
李瑄路过河西走廊,在凉州城休息的时候,遇到河西节度使哥舒翰。
领河西军八年,哥舒翰却没有军功加身,他也没有如历史上那样受李隆基宠信,被封为郡王。
现河西、陇右军想立功劳,都是一些很小的摩擦,以及境内的少数民族叛乱。
与回纥、吐蕃的偃旗息鼓,使一些有志气的边军颓然。
长久的安逸,士卒们没有军功赏赐,带来的必然是疏于训练。
封刀八年,又多有新兵加入,李瑄一手调教的精锐之师,战斗力一定不如李瑄驰骋在雪域高原的时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很遗憾,李瑄听说几名主将黑化,忘记初心,背弃军纪。
特别是陇右军,竟出现挑衅投降的通颊、党项,而故生战端,谋取军功的现象。
大唐与吐蕃的博弈还未结束,这会直接影响到将来的大计。
还有哥舒翰。
年纪算不上很大的哥舒翰,看起来无比苍老。
掌军八年,未有战斗,让他逐渐放纵,沉迷酒色,以至于掏空身子。
李瑄见到哥舒翰之前,他中风在床,好在挺了过来,还能继续领军。
但身体不如之前。
杨国忠一直想插手陇右、河西的军务,以增加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
陇右军控地数千里,青海、柏海,尽纳其有,为天下第一重镇。
河西军控制河西走廊,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在得知哥舒翰中风以后,杨国忠立刻请求李隆基,将原本的大斗军使乌怀愿提拔为河西节度副大使。
同时,杨国忠也吩咐乌怀愿重金贿赂河西监军李大宜,让其向圣人密奏,明其统帅之才。
双管齐下,李隆基没有多想就提拔了乌怀愿。
把更有资格的都知兵马使李朱师、赤水军大使李广琛拒之门外。
除此之外,当初李瑄在时的主将有安元贞、荔非守瑜、刘之儒、张仁贤等,都不比乌怀愿差。
很显然,乌怀愿为得高官厚禄,与杨国忠扯上关系。
杨国忠有意扶持乌怀愿,代替哥舒翰为主帅。只要哥舒翰一死就可以继位。
但哥舒翰第一次中风后,挺了过来,没让杨国忠计划得逞。
不过也使得乌怀愿掌握河西的一部分军权。
李瑄不动声色,他只是让哥舒翰今后不要再饮酒了。
并好言相劝,实在不行称病辞官静养。
哥舒翰不久后可能会有一场危难。如果现在称病辞官,不要去长安,留在河西静养,应能逃过一劫。
至于哥舒翰会不会听他的,就看他的命数了。
不过在这个时空,哥舒翰和安禄山并没有矛盾。
陇右节度使王难得,是较为纯粹的猛将。
他将治所迁徙到青海旁的伏俟城后,一直严谨治军。
虽然麾下主将有不听话的事情发生,但他本人未背离初衷。
李瑄在陇右的老部下极多,比如南霁云、李晟、张万福、曲环、段秀实、安重璋、辛云京、荔非元礼、张守瑜、高锴、杨景辉、曹盛宁、钳耳大福、彭任等等。
他曾经许多神策卫亲卫,都在陇右军任衙将。
而在陇右,慕容曦皓、高适、杨绾、刘宴等也在地方任太守。使李瑄有九成九的概率,在关键时刻掌控陇右军。
不过河西军因哥舒翰的病情,和乌怀愿上位,使得出现变数。
但李瑄依旧认为他有可能兵不血刃拿下河西军。
安西、北庭、河西、陇右,这四军是李瑄计划以来,必然要掌握的士兵。
同时,还有归属于四镇的诸多附属国家、胡部。
因为李瑄面对的不仅仅是安禄山,还有朝廷的诸多不稳定因素,地方上畏惧他掌权的豪强大族。
以及吐蕃和回纥的态度。
当春天回到龟兹的时候,李瑄第一时间令人修理龟兹通往河西走廊的驿站。
他早就向李隆基提起过此事,以将大食、波斯的物品、特产,转运长安为由。
他认为大唐战胜大食以后,原本的道路已经不适合大唐的伟大。
好大喜功的李隆基,自然是同意李瑄重新修建龟兹到玉门关的道路。
沙漠中的路非常难修,主要是明确在沙漠地带,也会三十里一个驿站。
每隔百里,在绿洲上建立城邦,作为一处储存物资的基地,每个城邦都有上千匹驽马。储存足够五万大军食用半个月的粮草。
李瑄为此还从千泉古道征集两万名俘虏,又从西域征调两万民夫,运送石材、木材,由焉耆军、于阗军、瀚海军、伊吾军监护。
这条道路完成扩建,丝路上的马贼将不敢靠近,商人们谋财害命的情况也会在一定程度杜绝。
同时,一旦李瑄调兵遣将,前往玉门关的时候,会更为迅速。
预计天宝十四载末,就能全部完成扩建。
李瑄的几个妻子,和一对儿女都进入西域与他团聚,让李瑄更觉得责任重大,细心布局。
去年一年的时间,李瑄前后前往北庭、西州,然后又到于阗、焉耆、疏勒,慰问军队的同时,了解兵甲器械,和当地国家情况。
另外,李瑄在天宝十三载的时候,还干了一件大不敬的事情。
监军袁思艺随李瑄到龟兹后,李瑄本可以直接将他拿下。
但李瑄故意放任袁思艺两三个月时间。
袁思艺以为监军是皇帝的眼线,为所欲为。
他起初贪污受贿的时候,李瑄还有些纵容。
并且一改常态,私下对袁思艺说好话。
原本边令诚留下的优质资产,在李瑄的推动下,也全部被袁思艺接收。
其实,李瑄刚开始对袁思艺也故作强硬,但每当袁思艺大喝“我是圣人近臣”“我是天子监军”以后,李瑄立刻软了起来。
让袁思艺误以为李瑄害怕他向圣人打小报告,以为能以此拿捏李瑄。
这种误判,使袁思艺蹬鼻子上脸,对军中将领多出言不逊,向僚属索要贿赂。
那些来龟兹拜见天将军的国王,部落酋长,一定要先拜见袁思艺,并且还要有见面礼。
俨然将自己当成西域的土皇帝。
仅仅三个月,安西因袁思艺到来乌烟瘴气,甚过于边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