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落叶凋谢

第三百四十九章 占领呼罗珊地区,萨珊波斯复国(第2页)

 以攻心为主,攻城为下。

 来瑱率领碎叶军向西进攻塔拉斯塔纳城,还未到地方,塔拉斯塔那城的守将就弃城而逃。

 随后,来瑱整军进攻南面的撒刺拉夕,此城中虽只有三百守军,但将领是大食教顽固分子,并未接受唐军的招降。

 唐军铁甲进攻,强弩掩护,顷刻间推倒撒刺拉夕城,斩杀城中守将和守军。

 消息传递到周围各城镇,一连数个大食城镇望风而降。

 李嗣业长途奔袭,攻击更远的阿比瓦尔得,以及南面的大城乃沙不耳。

 虽然这些地方已经有大食援军出现,但李嗣业统兵彪悍,轻而易举的攻破。

 李瑄派遣葛逻禄轻骑,已经到达呼罗珊行省最西面的边界上,作为唐军的警戒。

 不久后,大食远道而来的援军,已经相继到呼罗珊行省的边境。

 但缺乏骑兵的他们,根本不敢进入呼罗珊行省。

 卫伯玉、和浑瑊等在木鹿城的东北方向,也连克十几座城镇。

 与此同时,车神塞率领经略军,已经穿过吐火罗地区。

 塔卢坎、木鹿鲁兹、哈列等二十几座城镇,先后臣服在经略军的铁蹄下。

 使唐军完成对呼罗珊行省的初步控制。

 这些投降的呼罗珊贵族,不得不将自己搜刮多年的民脂民膏交出,由士兵运送到木鹿城。

 于九月十五日,普尚在木鹿城以亚兹德盖尔德三世重孙的身份,重新建立萨珊波斯。

 普尚暂且将木鹿城,定为萨珊波斯的都城。

 同时,任命各地方的管理,建立起萨珊波斯的底子。

 在阿费夫的号召下,一些波斯文人响应,认同萨珊波斯复国。

 各地的贵族们到达木鹿城,宣誓向普尚效忠!

 呼罗珊行省的百姓刚经过家人丧乱之痛,而波斯的出现,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记忆,这使得他们想观望一下,看看统治他们的国王,能否让他们幸福。

 不过呼罗珊行省依旧还有一些乱子,那些迁徙在这里,信奉大食教的百姓,对萨珊波斯的建立,持悲观态度。

 一些不激进的还好,只是想着安拉的军队能重新杀回呼罗珊。

 而那些激进分子,在地方上组成团体,试图反抗。

 唐军很轻易能掐灭一些,见力量悬殊,有的叛贼躲藏山野之中,唐军懒得去捉拿他们,将其交给普尚的军队。

 李瑄已经下令,从千泉古道,将俘虏的波斯人,带归木鹿城,用以提升普尚的力量和威望。

 即便那些波斯俘虏没有回来,一些想拍李瑄马匹的波斯文人,已经在写诗歌赞美李瑄。

 而普尚发挥宣传,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呼罗珊地区的波斯百姓。

 呼罗珊地区以波斯人为主,普尚认为自己只要找回波斯百姓对他的信任,就能彻底完成统治。

 目前,普尚在进行国中第一波士兵的招募,用以替换呼罗珊各行省的唐军。

 李瑄要将分散在呼罗珊地区的唐军集结起来,继续向西挺近。

 最起码要使萨珊波斯没有被大食帝国吃掉的风险,李瑄才放心收兵。

 李瑄

不可能一口气帮助萨珊波斯将黑衣大食彻底打败,他不想损耗太多兵马。

 战线拉得越长,意外就会越多。

 而且一下让萨珊波斯吞并大食帝国,不符合李瑄的利益。

 在唐军各军陆陆续续向西挺近的时候,一位不速之客,以使者的身份,到达木鹿城。

 他就是大食帝国的宰相,艾布·赛莱麦·赫拉勒。

 他奉哈里发之命,来与李瑄谈停战事宜。

 艾布·赛莱麦·赫拉勒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呼罗珊行省就已经全部沦陷。

 想到天将军的恐怖之处,艾布·赛莱麦·赫拉勒也就释然了,空虚的呼罗珊行省,唐军进攻拿下易如反掌。

 唐军获得河中大战的胜利后,看准时机,对呼罗珊行省一击毙命。

 让艾布·赛莱麦·赫拉勒难以接受的是,萨珊王朝复国。

 这则消息,对惨败的大食来说,如晴天霹雳。

 他们大食帝国是踩在萨珊王朝的尸体上建立的。

 萨珊波斯复国,是带着报仇雪恨而来。

 大唐一定会全力支持萨珊波斯,向西扩张。

 大食为了生存,一会与萨珊波斯你死我活。

 曾经他们是胜利者,但萨珊波斯有强势的天将军撑腰,他们没有半点信心。

 不过为了给大食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艾布·赛莱麦·赫拉勒只能来见一见天将军。

 李瑄在总督府,接见艾布·赛莱麦·赫拉勒。

 “大食帝国维齐尔,见过大唐的天将军……”

 见到李瑄后,艾布·赛莱麦·赫拉勒向李瑄一礼,将姿态摆得很低。

 他端视着眼前温文尔雅的年轻人,心中很是震惊,他无数次想象天将军的模样,没想到是这样。

 他无法将那辉煌的传说和眼前的年轻人划上等号。

 “我在我的国家,也曾任过类似于你的职位,这个位置可不好做啊!”

 李瑄让艾布·赛莱麦·赫拉勒免礼以后,话里有话地说道。

 “我有所耳闻,天将军文武全才,我远远比不上。”

 艾布·赛莱麦·赫拉勒谦卑地说道。

 他是开国功臣,首任宰相,自然明白伴君如伴虎。

 只是他要为新建立的国家考虑。

 “阁下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来吹捧我的吗?”

 李瑄清楚艾布·赛莱麦·赫拉勒的来意,他结束客套,直截了当地说道。

 “在下是为和平而来,大食与大唐向来有交往,我们无意冒犯,还请您能撤出呼罗珊地区,我们再结友好,永世不刀兵相见。”